神木縣教育系統(tǒng)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
作者:榆林市教育局
發(fā)布時間:2012-09-04 16:59:4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為了在全縣教育系統(tǒng)營造濃厚的讀書學習氛圍,培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風氣,神木縣結合第三屆“三秦書月”活動和“周周讀書,人人培訓”計劃,深入開展“書香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舉辦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創(chuàng)意新穎、生動活潑的文化讀書活動。主要做法有:
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創(chuàng)建工作。按照“領導帶動、教師主動、生生互動、家園共育”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神木縣 “書香校園”活動實施方案》,開展了以“積淀精神文化 構建心靈家園”為主題的教師讀書活動和以“閱讀點亮童心,書香伴隨成長”為主題的經典誦讀活動。該縣教育局要求各學校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分層管理,分工合作,扎實開展“書香校園”創(chuàng)建工作。著眼于當前教育教學改革需要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結合教師讀書活動和學生經典誦讀活動,探索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方法和互動學習方式,讓教師在讀書中增強素質,提升文化品位,讓學生的知識面不斷開闊,思維不斷活躍,綜合實踐能力不斷提高,促進教育健康發(fā)展。
健全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細化創(chuàng)建環(huán)節(jié)。為了把“書香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落到實處,各學校積極制定了相應的活動方案和制度,神木一小制定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和“書香校園建設”實施方案,分科聯(lián)動,協(xié)力指導,教師履行職責的情況納入教師評價;神木二小制定了《創(chuàng)建書香校園活動方案》、《課外閱讀考級實施辦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書香教師命名評比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神木七小制定了以“積淀精神文化,構建心靈家園”為活動主題的讀書月活動,專門設立多項獎勵制度;大保當小學制定了“師生讀書方案”,并且給每位教師和學生發(fā)一本大保當小學專用《閱讀摘記本》;神木五中以“建設書香校園、提高人文素養(yǎng)”為指導,制定了活動計劃和《神木五中構建“書香校園”活動方案》;第八中學將建設書香校園活動納入了校園文化建設,建立了教師、學生讀書獎勵制度,激發(fā)師生讀書寫作的熱情。
打造書香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濃厚讀書氛圍。為了打造書香型校園,為師生創(chuàng)設詩意化氛圍,該縣加強了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書法室等硬件建設,添置了許多適合師生閱讀的書籍,加大校園環(huán)境建設力度,努力營造宿舍文化、教室文化、餐廳文化等,為整個校園創(chuàng)設內涵豐富的文化氛圍。神木縣第四幼兒園設立了分享讀吧,投放千余冊圖書,涵蓋了兒童故事、兒歌、童話、漫畫,涉及自我成長、同伴交往、生活經驗、自然環(huán)境等;第七中學一條長約180米的文化長廊如同一部精美的畫卷橫貫校園南北,把燦爛的古國文明匯集成一個個經典的故事。樓道內,有代表中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唐詩、宋詞、偉人名言,有代表現代文化發(fā)展的天文、地理、科技知識,有古今中外名人學士勵志成才的典型事例和中國名校風采;神木二小的校園無論是花草樹木上的名片,校園墻壁上書畫作品、經典詩詞,還是校園之星等文化專欄,都有一種大氣磅礴的文化氣息。
特色活動創(chuàng)亮點,精神文化促和諧。在推動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過程中,各學校開展了系列活動:一是建立了學生閱讀、識字考級制度,使學生以考促讀,以考促能,養(yǎng)成博覽群書的好習慣;二是建立了教師學習制度,以讀書沙龍活動、讀書經驗交流會等為載體,引導教師讀教育理論書籍、報刊和教育名著、專著,促使教師加快專業(yè)成長;三是開辟專門的讀書時間。每天早晨半小時的早讀課,指導學生朗讀、背誦美文佳篇、經典詩詞。做好閱讀摘記,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四是把閱讀作為校本課程,每周兩節(jié)連排,80分鐘的時間,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并做好讀書筆記;五是在“4·23國際閱讀日”舉辦大型讀書匯報活動,有配樂(表演、書法、國畫)吟誦、歌唱、舞蹈、情景劇等多種形式的經典古詩詞誦讀活動;六是充分利用手抄報、黑板報、校園專欄、電腦小報等形式宣傳推薦優(yōu)秀書目、指導閱讀方法、交流閱讀體會、評比閱讀先進;七是開展“新書介紹會”、“讀書心得”、“我與好書交朋友”、“好書伴我成長”等兩有關讀書的主題會,利用教室墻報設計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方面的班級讀書標語渲染讀書的氣氛;八是通過校園廣播和校園文學刊物,設置 “美文趣章”、“詩歌天地”、“校園動態(tài)”、“知識寶庫”等欄目組編師生優(yōu)秀作品,為學生讀書和才藝展示提供平臺,為校園文化傳播提供有效途徑;九是在悠揚的古曲中讓學生練習寫字, 美術課中進行詩配畫,畫配詩的創(chuàng)作實踐,音樂課上配樂吟唱古詩文,體育課、課間活動,學生在跳皮筋、踢毽子、轉呼啦圈等活動中誦上朗朗上口的詩詞,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濃厚興趣;十是小學生每節(jié)課前的唱歌、路隊中的歌聲都改為了經典誦讀,上灶學生排隊就餐前也進行經典詩詞背誦,讓無形的國學經典誦讀成為了學生生活的趣事、樂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