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 讓校園充滿愛
作者:陜西省南鄭縣漢山鎮(zhèn)中心小學 李成秀
發(fā)布時間:2013-04-01 15:59:4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出生不久,父母就遠離家鄉(xiāng),到遙遠的城里謀生糊口;當別的孩子都享受花樣年華的時候,他們卻被留在鄉(xiāng)下,孤獨地像荒草一樣生長,人們給這群孩子起名:留守兒童。他們大多由祖輩或親戚代養(yǎng),教育、情感缺失,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他們有的任性、冷漠;有的內(nèi)向、孤僻;有的脾氣暴躁、沖動易怒……因此,作為教師如何引導這些孩子,讓他們能夠愉快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師愛是開啟留守兒童心靈的鑰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出發(fā)點。每一個留守兒童都渴望被理解、被尊重。這就要求教師用愛心去滋潤他們的心靈,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進而產(chǎn)生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我班的張旭同學,由于母親的離家出走使他的性格變得異常古怪,在多次找他談心都沒效果的情況下,偶然的一次“關愛”教育竟然收到了奇效:一次有同學向我報告張旭打哭了班里三個同學,我把他叫到辦公室后本想狠狠地訓斥一番,可又一想,以前的怒斥也沒能使他改變,不妨換一種方式。我拿過椅子讓他坐下,然后親切詢問了他家的情況,說到爸爸媽媽的情況時他突然哭著對我說:“爸爸在外打工,媽媽走了,不愛我了”。聽到這里我心中一顫,趕緊安慰道:“不要緊,還有老師愛你呀!”或許是我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讓他覺得親近,他緊張的神情也松弛了下來。接著,他把今天發(fā)生的事告訴了我,并當面向三位同學道歉同時作了保證。之后的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他上課聽講認真了,作業(yè)工整了,缺點也慢慢改正了。更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后來還被評為優(yōu)秀學生,我認為張旭同學如此轉(zhuǎn)變是關愛教育的結果。因此,教師愛留守兒童,就要同情他們的痛苦與不幸,關心他們的生活冷暖與學習進步,給予尊重與理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與碰撞。
二、賞識是樹立留守兒童的自信
“賞識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賞識是一種感情投資,是一種催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動力源泉,特別是留守兒童由于缺少家庭的關愛與教育,部分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完成作業(yè),成績較差,因而產(chǎn)生自卑感,這時如果得不到及時的幫助和鼓勵,就會自暴自棄。因此,教師對留守學生真誠贊美和鼓勵,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
首先,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優(yōu)點,也都有缺點。其次,教師要有一雙捕捉“閃光點”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留守學生的才能。我班有個留守兒童成績差,我觀察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她對學習沒興趣,但繪畫能力很強,我誠懇地對她說:“你的畫畫得真好!如果你把畫畫時那種專心、認真的態(tài)度放在學習上,你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的,老師相信你?!崩蠋熧澰S賞識的目光激發(fā)了他的上進心,她學習成績逐漸上升,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賞識能讓孩子覺醒,甩掉自卑的巨石,增強他們的自尊和自信。
三、行動能撐起留守兒童藍天
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單憑教師的力量是有限的。學校、班級、群體組織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學校班級要營造關愛“留守”兒童的氛圍,充分利用良好的氛圍感染和轉(zhuǎn)化留守兒童,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如班集體為留守兒童過生日等。這樣的活動能使留守兒童的心靈得到放松,情感上的缺失得以彌補,在學校也能感到家的溫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影響著孩子。無論老師與同學給留守兒童多少關愛與幫助,都不能填補父母的那一份親情的,他們時刻都存在著一種親情饑渴。教師應引導家長多用點時間,通過電話、短信、視頻對話等方式與“留守”家里的孩子多溝通,盡可能“常回家看看”,讓留守家里的孩子一次次在驚喜中感到父母的親情。
總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一顆愛心、真心、耐心去幫助他們,走進他們心靈深處,感知他們的喜怒哀樂,讓留守兒童沐浴著愛的陽光,接受教育,健康成長。讓愛充滿校園,讓真情灑滿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