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低年級總共需求熟悉1800個常用字,并采用認寫分開的形式編排,目的是讓學生提早閱讀。識字量大了,課文篇幅長了,在識字教學方面的時間多了,其他語文教學任務就無法完成,如果時間少了,又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如何更好地進行識字教學,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又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主動識字呢?結(jié)合我多年在語文教學方面的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熟悉筆畫,識字基礎(chǔ)

每一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筆畫組成的,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認識筆畫和寫好筆畫是識字、寫字的基礎(chǔ)。認識和掌握“點、橫、豎、撇、捺、提”幾種基本筆畫又是基礎(chǔ)之中的基礎(chǔ)。這幾種筆畫的寫法規(guī)律是:“點”要頓,“橫”要平,“豎”要直,“撇”出尖,“捺”尾大,“提”向上。除此之外,寫這些筆畫時,不同的筆畫下筆和起筆的輕重力度也不同等。在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將這些規(guī)律貫穿于整個識字、寫字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我所教的學生經(jīng)過小學低段訓練后寫字基本功也很好,一直得到學校其他老師的贊譽。

二、字謎識字,樂記字形

利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喜聞樂見的方式去教學,別有一番滋味。在識字教學中,為激起學生識記字形的興趣,不采用直接地、原原本本地把字形擺在學生面前的形式,而是先給出謎面,讓學生嘗試寫出字形。例如:“團”字,我們可以用猜謎的形式,“國”字“玉”出門,“才”字進了門;“坐”:兩人坐在土堆上;“朋”:兩個月;“胖”:半個月……再如教“哥”時,問學生:請你們猜猜,“可上可下”是個什么字呢?同學們動腦動手,拼拼湊湊,當寫成正確的“哥”時,喜不自禁,沒有寫出的同學也受到啟發(fā),恍然大悟,眉開眼笑。就這樣,字形在快快樂樂之中扎根于學生腦海里。

三、趣味識字,激活思維

我們經(jīng)常要學一些形聲字、合體字。這些字,可拆成兩部分或三部分。教學時,我們常常把這些字按“部件”構(gòu)造分成兩部分或三部分,制成卡片分給學生,讓學生拼拼看,想一想:誰與誰是好朋友,它們合起來之后叫什么?這項活動既可在讀生字時作為培養(yǎng)學生獨自認生字的途徑,又可在鞏固生字之時,達到增加趣味、牢固識記的目的。給漢字加一筆,減一筆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字,做這個游戲,能增強學生分析生字結(jié)構(gòu)的能力。如在“日”的上、下、左、右各添一個部件,能組成哪四個不同的合體字?(香、早、陽、時)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復習生字。達到前后知識的連貫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郭沫若說:“教育的目的是養(yǎng)成自己學習,自由研究,由自己的頭腦想,由自己的眼睛看,由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比绻麑W生具備了識字的能力,識字的潛力將可大大發(fā)揮,學生遇到不識的字,可通過自學解決。學生自學而識的字是通過自己動腦學到的,故印象深刻,容易鞏固。

四、游戲識字,妙趣橫生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薄弱,容易分心,如果只是一味地識字,是無法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識字的效果也會降低。因此,在識字過程中使用學生最喜歡的游戲,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識記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

開火車游戲法,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游戲方法,也能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但是這種游戲可以較大范圍檢查學生的識字效果,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很有好處。通常,在識字一開始,我會運用開火車的形式,了解一下學生對這些生字的熟悉程度,這樣教學時就可以有所側(cè)重,可以提高學習效果。在鞏固環(huán)節(jié),我也會使用開火車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和及時的補強。在游戲方法上我也進行了“改良”,一開始,我先用掌聲和學生進行互動:“火車火車往哪兒開?”“火車火車往這兒開!”而且形式也多樣了,有單軌火車、雙軌火車,環(huán)城火車、翻山火車等等。形式多樣、操作簡單的開火車游戲法,給識字過程帶來了調(diào)劑,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益處。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漢字是一種文化,它滲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新課程,新方法,識字教學應該是開放性的。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結(ji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diào)動多種感官,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識字教學,鼓勵學生多實踐,從而把自主識字,自能識字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途徑。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興趣和熱情探索的一方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