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商務英語教學除了講授商務知識外,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圍繞以下問題展開討論:第一,傳統(tǒng)商務英語課堂缺乏商務特色;第二,商務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第三, 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第四,深化商務英語教學改革,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商務英語教學 跨文化交際 交際能力培養(yǎng)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資助(12JK0305)。

傳統(tǒng)商務英語課堂缺乏商務特色

目前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商務英語教學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模式,雖然增加了一些長對話,似乎顛覆了原來重理論的教學法,但從本質上并未拓寬思路,還是以講解與訓練為主,忽略了融入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這種單一教學模式培養(yǎng)出的學生,雖然會說英語,懂得基本的商務知識,但是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難以勝任商務活動。究其原因,中西方文化差異很大,而我們的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又極度匱乏,教師照本宣科,只是傳授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商務知識和常用英語對話。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xiàn)交流障礙。商業(yè)世界的飛速發(fā)展,使人們的觀念遠遠超出買賣的簡單定義。商業(yè)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也只有在文化的氛圍中才能得以長足發(fā)展。在商業(yè)活動中,除去語言的因素之外,交流過程中許多因素是非語言性的。通過手勢、動作、面部表情而傳播信息的行為卻被忽視了。

商務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

經(jīng)濟全球化的到來打破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各國正逐漸從各自為戰(zhàn)步入到相互依賴的全球經(jīng)濟體系中,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不難看出,國際間的經(jīng)濟貿易往來次數(shù)呈明顯上升趨勢。面對煥然一新的經(jīng)濟格局和與日俱增的競爭壓力,如何深入剖析跨文化溝通現(xiàn)象變得尤為重要。只有培養(yǎng)具有跨文化交際思維和能力的商務人才,了解不同國家的價值觀念、文化背景、法律意識、思維方式,才能克服國家、民族之間溝通時在語言模式、文化修養(yǎng)、利益意識等方面存在的差異,進而開展有效恰當?shù)馁Q易溝通。另外,新型商務英語工作者不再是以前單一的口語翻譯,他們首先應該是德才兼?zhèn)涞挠兄局浚哂懈叨鹊呢熑胃心軌颡毊斠幻?、解決實際問題、應付危局的魄力,是具有進取精神的開拓者。這一工作要求高度的敬業(yè)精神、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放眼全局的工作態(tài)度。一職多能,是中國當今各外資企業(yè)及合資企業(yè)工作人員所具備的基本技能,除此之外,還要熟悉商務知識、外貿談判的技能、人際交往的實踐,使之擔當起多元化的角色。

跨文化交際中出現(xiàn)的常見問題

1.跨國商務談判因為俚語而誤解

(1)“Hey,Give me five.”此短語非常流行,經(jīng)常在商業(yè)會談中出現(xiàn),常在擊掌慶賀時用。意思是:“嗨,老兄,好啊!”千萬不要理解為:“嗨,給我五個”。

(2)“Get out of here.”(別開玩笑了,別騙人了。) 大家很容易聯(lián)想到“滾開”的意思,其實,現(xiàn)在很多時候都用在“別開玩笑了,別騙人了”的意思里。

(3)“Hello!”(有沒有搞錯) 并不總是打招呼的意思,有時是“有沒有搞錯”的意思,要根據(jù)上下文來判斷。

(4)green(新手,沒有經(jīng)驗) 不是“綠色”的意思,也不是“生氣”的意思,有時表示“新手,沒有經(jīng)驗”。例子:She’s really green,she looks nervous.(她是新手,看起來很緊張)。

2.廣告詞信息表達不明確而出現(xiàn)問題

(1)“大象”牌電池在東南亞地區(qū)十分暢銷,因為它是東南亞的吉祥物。而在歐美市場上無人問津,因它的英文名“White Elephant”意為“累贅無用、令人討厭的東西”。

(2)2012年9月20日,蒙牛在北京發(fā)布了全新的品牌廣告及產(chǎn)品包裝,這是13年來蒙牛首次切換形象,并打出“只為點滴幸福”的全新廣告語,對應的英文廣告語為“l(fā)ittle happiness matters”。那么,主打的廣告語究竟有沒有錯呢?記者為此進行了多輪調查,在先后采訪30余位中國和外籍專家后,他們均表示,蒙牛的英文廣告語錯誤明顯?!發(fā)ittle happiness matters”應該翻譯為“幾乎沒什么幸福是重要的”,或者“幾乎沒什么幸福是有意義的”。

3.國際商務交往用語不當而造成誤會

(1)有一次,一個美國商人訪問外國,在發(fā)表演講時,他對觀眾說:I am tickled to death to be in your country.等翻譯解釋后,觀眾開始嗡嗡地議論起來。后來,這個商人才知道,原來是翻譯把這句話翻成:“我把自己撓癢癢撓死,就是為了來貴國。tickle這個詞的本意和scratch一樣,都是“撓癢癢”的意思。但是tickle還含有另一層意思,就是被撓得咯咯樂。因此,tickled在口語中,就還有“高興,興奮”的意思。美國商人的實際意思就是:“能來貴國訪問,我真是高興死了?!笨墒怯捎诜g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好好的一句話就走了樣。

(2)一位年輕翻譯,發(fā)音準確,語調自然,第一次陪外賓,每到一地總是說 You come this way. You sit here. Don’t go too fast. Follow me. Don’t be late. 滿以為對客人接待熱情,照顧該是無微不至了。然而, 使他大惑不解的是,那位外賓第二天卻不愿意與他一起外出參觀。在他看來,年輕翻譯不懂禮貌,對他說話簡直像教訓小孩子一樣。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各個國家的人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文化交流,增進理解,但是也就有更多的機會產(chǎn)生誤會。很諷刺吧。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在學習語言的時候,不斷地積累,盡量避免誤會。因此,在今后的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盡可能拓寬跨文化知識,了解英美國家歷史及文化背景,這樣才可以避免造成誤解,達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順利發(fā)展國際商務活動。

4.中國文化與英美文化間的異同與沖突

不同的思維方式孕育出不同的文化,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就好比碰到dinner 這個單詞,學生就會毫不猶豫地翻譯成“正餐”,殊不知擺在桌子上的中西菜肴就大相徑庭了。中國人更強調謙虛的原則,因此中國人以謙遜為美德,不管是講話還是寫文章總要客套一番,以表示虛心;而西方人崇尚個人主義,因此,就會不假思索地說聲 “Thank you”。此外,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會問“你上哪兒?你去干啥?接下來可能還會問到更具體問題 “你一個月掙多錢?你孩子工作如何?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題,以示關心。但是如果是西方人聽到這樣的問候,心里會覺得很不舒服,很不情愿甚至是拒絕回答,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都屬于個人隱私,別人無權過問。有一位美國學者在談及跨文化交際時說:“僅僅掌握了一種語言,并不意味著能完全同使用該語言的人進行交際?!边@就給我們商務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要把對英美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始終。

深化商務英語教學改革,培養(yǎng)跨文化交際能力

商務英語在我國還是一門新興課程,由于它反映出了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以及它所涉及的語言、文化、交際、商務等因素,必然具有極大的潛力以待發(fā)掘。在涉外商務活動中,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必然反映到各自的交際行為中去,形成獨特的傳統(tǒng)禮儀和習俗。語言歷史地承擔著表現(xiàn)這些傳統(tǒng)和習俗的重任,并通過一定的交際手段來確保日常社會活動、商務往來的順利進行,因此也必然具有實踐意義和文化色彩等雙重特性。所以商務英語課程的內容除了傳統(tǒng)的英語+商務之外,還應該涉及到不同的文化觀念、交際方式和培養(yǎng)實際的工作能力。遵循語言和能力培養(yǎng)雙管齊下的教學原則,采用靈活多變、著重實踐效果的授課形式、使學生不但在語言技巧使用方面得到鍛煉, 也在文化素養(yǎng)、文化差異的理解等方面得以提高。這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微焓.中美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10).

[2]李銳.淺談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因素[J].赤子,2009.

[3]劉衛(wèi)東.論在英語教學中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

[4]劉瑤,張濤.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外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