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平: 什么才是理想的教育
作者:梅柏青
發(fā)布時間:2014-05-08 16:30: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五年前吧,聽過他講教育公平與和諧社會構建,扎實、冷靜的敘述下,感覺有一種灼熱的人文關懷。今天又見到楊東平,63歲的他頭發(fā)灰白了,清瘦且高挑,白襯衣黑西褲,身上有一種純凈的書卷氣。他這次應邀做客金沙講壇。下來和他聊起文化、教育的話題,他不時笑著,說出來的話一絲不茍,邏輯嚴謹的句子,淡定平和的樣子,透著一個文化學者特有的識見和做派。但是談到中國的孩子,談到我們的教育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現(xiàn)象,溫文儒雅的楊東平突然變得激憤起來。他實際上是那種外表平和理性,內心溫熱易感的學者。
楊東平說,“我們的孩子非常聰明可愛,可惜很多孩子在接受應試教育的過程中,逐漸被毀掉了,一半是被學校毀掉,一半是被家長毀掉的。”他說,實際上,在應試教育暫時不能改變的大環(huán)境下,“你的家庭是給孩子提供一個避風港還是第二戰(zhàn)場,是讓孩子多睡一個小時還是讓他多上一門課,家長們都是可以選擇的?!?/p>
他認為,在教育問題上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日本幼兒園對孩子實行嚴格的人格養(yǎng)成的教育,譬如,幼兒園通過每天的穿衣、換衣等,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養(yǎng)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他說,“幼兒園完全不重視知識教育,孩子們沒有課本,只有每月一冊的繪本。教學計劃中,沒有數學、繪畫、音樂,更別說英語、奧數了?!蔽覇柦淌裁矗俊敖毯⒆觽儗W會笑瞇瞇!”還教什么?“教孩子說謝謝。”
楊東平,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導,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自然之友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現(xiàn)代化理論、教育公平、教育公共政策等,曾任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鳳凰衛(wèi)視《世紀大講堂》總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