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玉先生曾說過一個故事,意味無窮。

“螃蟹、貓頭鷹和蝙蝠都去上消除惡習(xí)補習(xí)班。數(shù)年過后,它們都順利畢業(yè)并獲得博士學(xué)位。不過,螃蟹仍橫行,貓頭鷹仍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蝙蝠仍倒懸?!?/p>

這個寓言很有味道,完全可以從教育學(xué)上來多元解讀。

第一,同質(zhì)化的世界是危險的。

我們習(xí)慣了整齊劃一,我們不能容忍異端,害怕異端。對于異端,我們習(xí)慣于一棍子打死。據(jù)說很多年前,達爾文從茹毛飲血的非洲帶走了一個孩子,很多年之后,在西方文明的熏陶下,這個孩子長成了一個紳士,白白凈凈,風(fēng)度翩翩。達爾文讓他再次回到當(dāng)?shù)?,希圖以他為榜樣改變土著習(xí)慣。結(jié)果,他非但沒有改變土著,反而成為土著眼里的異類。他的優(yōu)雅成了最大的惡習(xí)。土著千方百計地改造他都不能成功,一怒之下,就把他給分吃了。

異類可以成為事物的中心,因為異類的介入,打破了無差異的均衡,形成了新的“中心”。沒有蚌殼中的那一粒砂子,就沒有晶瑩美麗的珍珠;沒有空氣中討厭的塵埃,也就沒有沛然而至的雨水。

然而,現(xiàn)實生活中,辛勤的園丁們,揮舞起大剪刀,揮汗如雨,誨人不倦。最后,所有的孩子都是同一個眼神,同一個腔調(diào),同一個腦子,同一樣話語……嗚呼,老師心滿意足,師德報告會上振振有詞:我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的班級沒有一個異端,每個孩子都唱著同一首歌。

但最要命的就是唱同一首歌。連央視的《同一首歌》都被取消了,我們還唱得很起勁。很多年前,李嵐清就說,全國那么多學(xué)生,用同一套教材,同一本教參,同一張紙卷,這樣教下去太危險了。

何以危險?因為我們的孩子不再是活生生不同的樹葉,而是一個模具里克隆出來的產(chǎn)品。產(chǎn)品自然沒有溫度,沒有情感,沒有是非,沒有價值觀,更沒有愛與尊重。

這不是教育,不客氣地說,這是活生生的屠殺!

誰規(guī)定了螃蟹不能橫行?誰規(guī)定貓頭鷹必須白天活動,晚上睡覺?誰能決定蝙蝠不可以倒懸?

印度電影《人世間》中有一句經(jīng)典的臺詞:我最大的過錯,就是我什么過錯也沒有。動物們的個性成了惡習(xí),殘害個性反而成了治病救人,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劇。

正義,多少罪惡假汝之名。

第二,沒有體驗的教育毫無意義。

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我說,沒有體驗的教育毫無意義。

現(xiàn)在,我們不再討論這個補習(xí)班該不該補的問題,而要探究這三者順利畢業(yè)甚至獲得了博士學(xué)位后,為什么成效還是零?

螃蟹、貓頭鷹和蝙蝠都是社會底層,不會像老虎獅子利用權(quán)力尋租,也不會像大熊貓一樣擁有國家免檢的權(quán)力。這就意味著他們的博士學(xué)位是貨真價實的。

那么,他們所謂的惡習(xí)為什么沒有得到改正呢?

原因很簡單,他們的博士都只是知識的堆積,因為沒有身體力行,那些知識就只是遙遠的知識,并沒有成為他們自己的生命體驗。休斯頓圖書館里有這樣一個標(biāo)語:我聽過了,我就忘記了;我看過了,我就記住了;我做過了,我就理解了。

高認識力是一種天才,高行動力更是一種天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第三,沒有自我就沒有一切。

自我是重要的,自我不僅與你他相對照,自我還與外部世界相溝通。相對于自我來說,你和他還有外部世界,都可以稱之為他者。我們必須大膽的向世界宣稱:我很重要。

畢淑敏在同名文章說:

“常常遙想,如果是另一個男人和另一個女人,就絕不會有今天的我……

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如果換了一個時辰相愛,也不會有此刻的我……

即使是這一個男人和這一個女人在這一個時辰,由于一片小小落葉或是清脆鳥啼的打攪,依然可能不會有如此的我……”

我們是三萬個精子的領(lǐng)跑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永遠不可重復(fù)的孤本,我很重要。

上帝一開始就賜予我們與眾不同的基因和密碼。

你是螃蟹,你盡可以橫行霸道,這是你的天性,也是你的造化。你是貓頭鷹,你何須與人類同一個步調(diào)?也許千百年前,正是因為人類把你們看成是不祥之兆,窮追猛打,才使得你們改變了習(xí)性,黑白顛倒,從而躲開人類的肆虐?,F(xiàn)在,好大喜功的人類又要把你們扭轉(zhuǎn)過來。你是蝙蝠,你倒掛金鉤有什么不好,如同小龍女睡在一個繩子上,你的睡姿簡直太浪漫了,你是獨一無二的。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你懸掛在那里,更容易捕捉食物,如此而已。

我們總習(xí)慣于到外面尋找答案,去上帝那里尋找力量,結(jié)果忘記了最重要的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求人不如求己,我才是我的上帝。

而且更重要的是,就算我自己沒有力量又怎么樣呢?

我接納自己,享受自己現(xiàn)在的樣子,當(dāng)世界遺忘我的時候,我為自己代言,為自己喝彩。

是大樹,就努力成為棟梁,一柱擎天。是玫瑰就成為玫瑰,嬌艷欲滴,吐露芬芳;是小草就做小草,呼朋引伴,綠滿天涯。每一種人生都是有價值的,都是不可替代的。

猶太哲學(xué)家馬丁·布伯說:“你必須自己開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積極的愛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義,那么對你來說,生存就將依然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