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書法教學實踐表明,學好書法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倘若老是強調書法學習的復雜和辛苦,還未學,學生就已經望而生畏,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梢詫⑶叭丝偨Y出的字法進行了高度概括,簡化為淺顯易懂、容易記憶的十種字法,練習時化整為零,突出重點。學生覺得學習書法不是那么費時費勁了,內在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激發(fā)出來了。

第一步,學習掌握“字法”。 古代書法家早就總結出了科學實用的間架結構法,如唐代歐陽詢的楷書間架結構三十六法,清代黃自元的九十二法等,當代硬筆書法家田英章也總結出了結構二十八法。這些字法較詳盡系統(tǒng)、艱澀難懂,理解了但不易記憶,即便勉強記住了,卻又容易忘記。于是我根據(jù)教學實際概括成為十大字法:主筆突出、少放多收、橫豎等距、撇捺齊平、上緊下松、左右錯落、中宮收縮、穿插避就、因字賦形、重心平穩(wěn)。利用一個月的時間,通過列舉典型例字讓學生理解并強行記憶這十大字法。

第二步,分段精練“字法”。教學中首先緊緊抓住最常用的100個漢字,如工、上、下、開、人、不、個、天、關、長、我等,在掌握的基礎上再進行擴展深入。每次練字設計好方格,方格上方表明此次習字的要點,如第一階段共設計了8張練習紙,每次都特意注明“主筆突出最要緊”的字樣,并注明年月日、班級、姓名。每天晚上學生利用20分鐘的時間在舒緩悠揚的背景音樂聲中,凝神靜氣,操練范字,領會字法。次日上第一節(jié)課之前,由書法課代表收齊并上交給書法老師批閱。先是利用一周的時間,解決學生的態(tài)度問題,對潦草、粗心大意的學生,進行重點跟蹤:或重寫,或談心,或重點輔導。而后將關注的重點放到如何應用“字法”上。實踐證明:有的學生不是沒有能力,確實是書寫態(tài)度不端正,例如初二一班的李運發(fā)、初二四班的王泊斐,初二五班的魏新宇、黃偉未等學生,在班級一直是寫字困難戶,經過一周多的結對輔導、跟進,書寫面貌煥然一新;有的學生書寫水平不是不能提高,確實他們不知道怎樣提高,通過對字法的理解掌握,通過對一種字法的持續(xù)練習,就是一塊堅冰也開始融化了。又如初二四班的馬瀟龍,表面上看字跡工整,書寫認真,但字形太小,縮手縮腳,總是給人一種小氣、拘謹?shù)母杏X,我找到了她,詢問她為什么字寫不大,盡管她知道突出主筆的重要性,但不置可否,我給她列舉了“企、多、重、何、他、體”等范字,指出“企”要把撇捺放開,“多”要將最后的撇畫展開,“重”只把第一個橫畫突出出來,“何”同時將橫和豎鉤寫長,同時把豎和豎彎鉤拉長到位,“體”要敢于將豎畫寫長,其他筆畫以“收縮”為主。并給予了示范,當場讓其重新書寫,果然先前畏縮小氣的字,變得大方漂亮了。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每種字法的用意和優(yōu)勢,我進行了精心編排:主筆突出最要緊,少放多收才和諧;橫豎等距講均勻,撇捺齊平才平衡;上緊下松要穩(wěn)定,左右錯落才搭配;中宮收縮是基礎,穿插避就才嚴謹;因字賦形求自然,重心平穩(wěn)才莊重。每兩種“字法”意義相近相通,用語上口順溜,加上每種字法的分段關注,學生心中早已鐫刻下了深刻的烙印。心中裝有字法,不管多難寫的字,都會迎刃而解;意在筆先,下筆就有了方向,書寫就會達到又好又快的理想境界。

第三步,展示表彰獎勵。為了確實對學生的書寫水平有個客觀準確的定位,使學生寫有標準、寫有目標,我依據(jù)學生的書寫實際,制定了書法等級的標準,分成初、中、高三個等級,分別從筆畫、結字、章法三個層次每學期進行一次測試,根據(jù)學生書寫狀況,先確認初級水平,第二學期再確認中級水平,只有達到了中級水平,才有資格評選高級水平。每次書法等級測試后,都要利用學校周一升國旗的時機,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頒發(fā)證書,表彰獎勵。對優(yōu)秀作品分班分級分批利用展板進行展示。為了達到相互促進學習的目的,也對書寫潦草、字法運用欠妥的學生作品集中展示,并制定專門的幫扶小組進行指導矯正。

書法只寫而不講究方法,那只是無頭蒼蠅亂撞。學生心中有了明確的字法,才會有“法”可依,才能依“法”習字,才能盡快提高硬筆書寫水平。但如果違“法”不究,也會放縱不好的書寫習慣。只有執(zhí)“法”嚴格,才能形成“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