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對學生提出的意見漫不經(jīng)心,熟視無睹,他們今后還敢質(zhì)疑問難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是的,每個人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犯錯誤。在課堂教學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錯誤,怎樣對待學生或自己的錯誤,是我們每位教師應靜心思考的問題。

星期一早晨,我匆匆做好了教學準備,就急著去參加辦公室主任會議,也沒顧上檢查一下。教學生字時,我掛出寫有生字的小黑板,正打算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忽然發(fā)現(xiàn)有一個學生坐不住了,他和同桌對著黑板指指戳戳,在我的再三追問下,他才支支吾吾說出了我的錯誤。原來,我把“愣”字寫成了“楞”。當時,我的頭“嗡”的一下就蒙了,只覺得血直往上涌,不知該怎么辦。

此時的我,面臨著兩種艱難的抉擇:一是勇敢地向?qū)W生承認錯誤(可那樣的話后果難以預料,學生會怎樣看待你?教師的形象和威信是否會受到影響?);二是維護教師尊嚴,運用“教學機智”將錯誤掩飾過去。可以先表揚該同學,然后“鎮(zhèn)定自若”地告訴學生,剛才是老師故意寫錯的,目的是讓大家加深印象,更好地記住這個字。(此招往往被稱之為“教學機智”的“經(jīng)典之作”,相信不少老師都用過。)可這樣做的話,我就能心安嗎?

沒有過多的猶豫,我稍微冷靜了一下,誠懇地對學生說:“同學們,這個字老師的確不小心寫錯了,所以大家在寫的時候尤其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避免發(fā)生類似的問題。那么,你們能想出好辦法,幫老師記住這兩個字嗎?”孩子們聽了我的話,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從這兩個字的形旁加以區(qū)分,從而牢固地掌握了這兩個字。

這一次“意外”使我想到了許多,除了今后在工作作風上更需嚴謹外,想的更多的是關于教學機智的問題,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機智?如果說僅僅為了所謂的師道尊嚴,而非得在學生面前弄虛作假的話,我寧可不要這樣的“教學機智”!

作為教師,我們經(jīng)常教育學生要誠實,不說謊,要勇于承認錯誤,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墒且坏┳约悍噶隋e誤卻拼命地進行掩飾,想努力維護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完美形象。這種文過飾非的做法,其實是欲蓋彌彰。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心靈是純凈無瑕的,容不得半點污垢,他們哪有那么好哄、好騙?如果我們對學生提出的意見漫不經(jīng)心,熟視無睹,他們今后還敢質(zhì)疑問難嗎?長此以往,又談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苯處熾y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小錯誤,關鍵是當錯誤出現(xiàn)之時,我們必須正視它,而不是千方百計地回避它,應該把它看作是一種難得的教育資源,恰當?shù)靥幚砗茫浞值乩煤?。這樣,既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又促進了教師自身的不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