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媒體讓語文課堂更高效——新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實踐與研究心得
作者:陜西省神木縣第九中學 張 琦
發(fā)布時間:2016-09-26 14:41:0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新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技術,已悄然走進了課堂。 在語文高效課堂中,新媒體魅力畢現、活力四射,令學生興趣倍增,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合作交流的學習平臺,使豐富的主題資源在課堂教學中綻放異彩,也是高效課堂的呼喚。對于這個“高效”,依我的理解:一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高效率,二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課堂改革帶動教育改革所生發(fā)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指導下的高效率的學生學習取得了高效益的回報,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在于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鍛造各方面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豐富的情感,滿足終身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新媒體的應用更有利于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
一、新媒體制作簡便,課堂內容豐富
新媒體的課件制作簡單,非常人性化,它能使黑板和電腦二者融合。新媒體的按鍵比較輕松地實現電腦鍵盤的大部分功能,電磁筆既能代表鼠標操作,又能代替粉筆書寫,這種互動的高效絕對是其他多媒體設備無法實現的,同時,制作的課件具有針對性和互動性,在課堂上讓學生參與互動、交流、討論,直觀形象,更具有吸引力。
二、運用新媒體教學,有助于加快教學速度,有效擴展課堂容量
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知識更新速度明顯加快。學生學習的知識也明顯增多,而學生在校學習的時間畢竟有限,實行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縮短教師的板書時間,擴展課堂容量。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練習鞏固。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課,老師要用粉筆板書教學內容、習題、解題過程等,這樣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利用多媒體,預先制作好課件,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增加教學的容量。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運用新媒體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自如,在課堂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也能迎刃而解,老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交流更加便利。新媒體教學能向學生提供生動形象、色彩紛呈的畫面,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新媒體我們可以將相關的課外材料引入課堂,使現有的課本與課外的材料相互補充,使我們的課堂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形象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同時,語文教材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為了更好地實施高效教學,我們需要科學重組教學內容,大膽改造教材,讓教材“為我所用,為生所用”。 在我的平時教學中,跟傳統教學比較而言,運用新媒體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優(yōu)點:1.用趣味盎然的動畫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用聲情并茂的配樂朗誦觸發(fā)學生的情感。3.用有聲有色的音像畫面加深學生的理解,促動學生的課堂思維。4.用耐人回味的故事結局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再加上課前的有效預設促進課堂上的有效生成。有一次我出去聽課,一位老師在教學《長城》一課時,做了這樣一個預設:他出示新媒體課件,向學生饒有興趣地展示了長城的結構。他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找一找課文中涉及的長城的各部分,如:城墻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等,并在圖上注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各部分的作用。充分了解長城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進而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促進學生情感思維的形成,這樣的有效媒體預設,更能增加學生的求知欲。
過去把媒體生成看成一種意外的收獲,現在則把媒體生成當成一種價值追求,一種課堂教學手段的追求,當成彰顯課堂生命活力的常態(tài)要求。我們說,媒體預設是為了更好的生成,一堂充滿生成活力的新媒體課必須要創(chuàng)設有效乃至高效的新媒體預設。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必須服務于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應根據課文學習內容,適當地安插必要的、相應的媒體課件,使新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而高效課堂改革是一個蝴蝶破繭、鳳凰涅槃的過程。它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付出艱辛的勞動,采用適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手段和方法,讓學生的情感和思維最大化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主動參與到課堂中,才能實現語文高效課堂實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