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空間觀念的建立和培養(yǎng)研究
作者:江蘇海安縣墩頭鎮(zhèn)中心小學 吉發(fā)明
發(fā)布時間:2016-09-28 15:03:56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數(shù)學教學要針對學生的思維形成進行全面的培育。當前來說,我認為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小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主要是基于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空間觀念,導致學生的思維受阻,以下是筆者關于小學數(shù)學空間觀念的建立和培養(yǎng)方面的實踐探索:
一、淡化形式,注重實質(zhì):畫中求知,畫中求彩
針對畫圖來說,教學模式要做出大膽的變革,引導學生學會畫圖,將自己的一些猜想和想法,自己畫出來,淡化數(shù)學課堂的形式,注重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實質(zhì)。
比如在一次數(shù)學課堂上,我列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動物園里的熊貓想考考大家,仔細觀察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牛牛排在第10位,文文排在第15位,請問牛牛和文文之間有幾個人?學生在計算的時候就在想著10到15之間究竟隔著幾個數(shù)字,通常學生無法理解兩者之間相差幾個人的具體涵義,大部分的學生都會用15-10,得出的結果是5個人,這樣就會多出一個人,有些學生理解不了,此時老師及時引導學生運用畫圖來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通過畫圖把數(shù)量關系直觀地反映在圖上,對題目中的各個條件、問題建立起清晰的表象,突破了教學難點,學生從圖形中一眼就能看出牛牛和文文間有幾個人,同時將圖形和算式(15-10-1=4)串聯(lián)起來,根據(jù)圖形去解釋算式的意義更是讓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轉向抽象思維。所以在教學中,老師得把握住時機,讓學生有這種畫圖的欲望,讓他們明白畫圖能夠很好地幫助解決問題。通過畫中求知,引導學生具備空間觀念和思維。
二、充分利用手頭資源:利用草稿,讓草稿不草
當前來說,對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可以充分利用手頭資源,讓草稿不草,充分利用草稿資源。
師:小麗要代表我們學校參加藝術節(jié)獨唱比賽,但是現(xiàn)在她正在為選擇哪套衣服而發(fā)愁,不知如何選擇是好?有哪位同學可以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幫小紅嗎?
師:現(xiàn)在請各位同學利用學具袋里面的衣服去做一個實驗,看看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法。
師:有誰能來展示一下自己搭配好的衣服?
師:剛剛大家都找到了一共4種搭配方法,現(xiàn)在如果不利用學具袋里面的衣服,大家能夠自己動手畫一畫嗎?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或圖形表示不同的實物。
學生完成后全班進行交流:在實物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作業(yè),并讓他介紹自己的想法。
生1:如果我們畫上衣、褲子要費好長時間,我就用“○、△”代表上衣。用“□ ”代表褲子,先選一件上衣,它可以分別與每條褲子搭配穿;再選定另一件上衣,也分別與每條褲子搭配穿。這樣就有四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師:還有誰跟他畫的方法不一樣的嗎?
師:雖然同學們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但表示的意思一樣,都能一眼看出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你覺得畫圖的方法怎么樣?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一下子就能把問題解決。
生:更容易理解,不會遺漏。
在教學中老師先讓學生動手擺學具尋找搭配的方法,再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過程中及時做好從直觀向抽象過渡。使得學生擺脫直觀操作,體會符號思想,學會運用簡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得同學們從這一過程中明白利用圖像解決問題的生動、形象、簡捷,緊接著滲透列式計算的方法:2+2=4(種)或2×2=4(種)。此時學生就能一目了然地明白算式的意義了。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手邊的草稿紙,在草稿紙上將具體的數(shù)量關系畫出來,讓思維更理性、更活躍。
三、鼓勵學生積極猜想:從認到知,實踐出真知
當前的小學生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基本上是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所以導致學生的猜想意識和猜想能力較差,猜想意識和猜想能力的薄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思維不夠活躍和大膽。所以在鼓勵學生積極猜想的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建立空間觀念,鼓勵學生大膽積極猜想,比如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少學生在解題時出現(xiàn)障礙,特別是解幾何這類題目時,學生就會由于生活經(jīng)驗和實踐閱歷的不足出現(xiàn)障礙和困惑,而通過學生積極猜想,有助于實現(xiàn)認知的到位,所謂實踐出真知,我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加以聯(lián)想。
總而言之,引導小學生建立數(shù)學空間觀念,對于學生掌握數(shù)學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探究、合作、質(zhì)疑的自主學習方式,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