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的審美情趣是高等教育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新聞領域,各種娛樂八卦充斥其中,娛記異軍突起。在這樣的社會審美氛圍影響下,學生們對于快餐文化、低俗娛樂趨之若鶩,而對于真正高尚的審美形式則視而不見。表現(xiàn)在寫作上,關注的主題更多的是流行、八卦,寫作的風格趨于娛樂戲謔,流于表面。而基礎寫作課程在開啟每一項寫作理論學習時都會以名著名作作為分析和學習的對象。對于名著名作的慢讀細解不僅僅是對寫作理論的深入理解和實際論證,同時也是一個極好的增強審美情趣的過程。欣賞它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真切地感知作品中的精神內涵,體會作品所帶給自己的精神快樂。優(yōu)秀的作品都擁有獨特的視角和社會功用,學生通過閱讀可以學會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認識社會現(xiàn)象,分辨美丑善惡。審美體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旦學生擁有了健康的審美心態(tài)和積極向上的審美觀,就會去自覺地關注生活中美的東西,感受它,用充滿情感的筆記錄它,從而幻化成自己的審美體驗。可以說,走進名著走近名家是增強審美情趣的一條重要途徑。同時,大量接觸和閱讀名家名著也是接觸、感知和體味不同文化的過程。對于不同文化的接受和包容可以使人心胸博大,眼界寬廣,猶如立足于巔峰之上。而不同文化的碰撞與交融又促進人在思辨和平衡中尋求新的認知,這是一個很好地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途徑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