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的語文授課教師應該做到有針對地對當代大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寬,有意識地側重于開展多元化閱讀,欣賞課內(nèi)以及課外的優(yōu)秀作品,正確引導學生以不同情感角度、不同層次、不同背景來欣賞文學作品,在宏觀角度上保證高職院校語文教學方法具有以人為本的特性。在結合“教、學、做”為一體的語文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高職院校應該充分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研究與學習,正確指導學生感受與追求文學作品中所傳達的生命與生活的正能量,為塑造學生自由、平等、理性、公正的個性與人格品質(zhì)提供有力的幫助。例如,在進行感謝信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當下社會熱點新聞中某些與病魔戰(zhàn)斗的真實案例,著重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也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關心,學會伸出援助之手。在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真情觸動靈魂深處之后,再進行感謝信的寫作,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寫作融入了真實的情感,內(nèi)容生動豐富,這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極大的幫助。在《中國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以充分結合課本素材,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心選擇,借鑒《百家講壇》中講座的模式,運用多媒體技術工具,制作繪聲繪色的課件,讓學生感受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學、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中所展現(xiàn)出來無限魅力,接受文學的洗禮;可以通過課堂小組討論或者是正反方辯論的形式開展語文教學問題的探討,著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讓學生在發(fā)現(xiàn)、分析、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將學生被動接受性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友芯啃詫W習;還可以將課堂延伸到課外,通過課外閱讀的豐富進而促進學生文筆寫作能力的提升,或者是組織學生定期進行讀書交流,讓學生思想上擦出火花,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的閱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