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教師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設計實驗,可以給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學習機會。吸引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之中,具體操作實踐,從體驗中獲得學習認知。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如何優(yōu)化精選實驗、規(guī)范操作、科學分工,如何準備充足的實驗材料,如何對實驗操作進行深度解析,促使學生獲得豐富感知。這是科學實驗教學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一、精選實驗,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

小學生對實驗操作有特殊敏感性,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適時引入教學實驗,從不同維度激活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茖W實驗眾多,教師要做好精心選擇。首先要考量教材學習內(nèi)容,科學實驗要緊緊扣住教材學習內(nèi)容。其次是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展開設計,小學生學習興趣非常廣泛,而且不同年齡其興趣價值取向也存在個體差異,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之中,探知學生認知水平,精心設計實驗。

在教學《植物的不同與相同》時,教師設計校園觀察實驗:在校園中尋找有生命的物體,根據(jù)觀察對比,這些植物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要求每一個同學都要做好觀察記錄,準備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學生跟隨教師到校園中展開觀察,學生參與興趣很高,尋找、觀察、記錄、討論、總結,整個操作過程顯得非常緊湊,實驗秩序保持良好。課堂展示時,有學生這樣總結:我觀察了冬青和菊花兩種植物,其相同點是:兩種植物形體都不算高大,都能夠長葉開花。不同點是:冬青是木本植物,菊花則屬于草本植物;冬青一年四季常青,菊花到冬天枝葉枯萎;菊花開放鮮艷,花朵較大,而冬青也開花,但都是小碎花,不夠鮮艷。教師組織學生對觀察實驗情況進行點評,找出存在的問題,總結獲得的成果。

從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引導學生到校園展開實地觀察實驗,極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實地觀察并做出詳細觀察記錄,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感知,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幫助作用。

二、規(guī)范操作,確保學生實驗安全

在學習《家鄉(xiāng)的水資源》時,教師設計科學實驗:到學校附近采集一部分污水,或者是到工廠附近采集水源樣品,再準備一些小活魚、活蝦,然后進行實驗操作。將活魚、活蝦放入污水中,看這些魚蝦有什么反應,將相關實驗觀察結果記錄下來。在實驗材料準備時,教師特別強調:采集污水帶有一定的危險性,要幾個同學一起,并在家長陪同下進行,任何人不得隨意獨自去采集。實驗開始時,學生都能夠按照要求準備好實驗材料,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教師設計科學實驗,需要采集一些污水水樣,因為涉及安全問題,教師特意給出規(guī)范說明,并且加以特別強調,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野外水源情況復雜,學生年齡尚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弱,教師給出硬性規(guī)定規(guī)范操作,消除了安全隱患。

三、科學分工,提升學生實驗品質

在教學《盡可能多地提出問題》時,教師設計一個實驗任務: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成員實際觀察生活現(xiàn)象,參與家庭勞動,并在具體活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將問題集中整合,提交到班級展開集體討論。教師特別提醒學習小組組長,要做好分工,盡量關注更多方面。這個實驗操作屬于分散行動,學生自由度很高,但分工明確之后,學生重點關注一兩個方面,提出的問題也帶有典型性。小組集合成員問題,組織成員對相關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形成問題集錦,提交到班級中,教師根據(jù)各個小組操作情況,再進行整合優(yōu)化,最后形成重要學習資源。

教師設計問題征集活動,并且以實驗形式進行操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生活實踐中,在具體體驗之后形成問題,極大豐富了課堂問題資源,也為學生科學思想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契機。

實驗教學有自身設計規(guī)律,教師在具體設計操作時,要做好多種準備工作,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確保學生實驗安全,這是科學實驗最需要考量的問題。實驗教學是師生互動交流活動,教師作為主導者,需要在實驗中發(fā)揮主動作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感知機會,增加實驗知識性、趣味性,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為豐滿的學習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