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都做了些什么?做得好不好?都存在哪些問題?今天,我該做些什么?如何做得更好?最終的效果到底如何?未來,我還能做些什么?還有哪些我沒有做?”多一個如此自我追問與思考的人,我們的學校體育教育工作就會少一份“敷衍和頹廢”,就會少一個“抱怨混日子”的人,也就自然會多一份“責任與上進”。總而言之,我們的教育總脫離不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三個關(guān)鍵詞,過去的探索實踐,是我們今天發(fā)展的基石,今天的謀劃和思考,奠定了教育未來發(fā)展的方向。

過去—— 看別人,醒自己

中小學體育課是“必修課”,然而與歐美國家比較,我國的中小學體育課地位是可有可無的“小三科”。筆者認為,中小學體育最大的問題是“重視”的問題!

讓我們在中外對比的視野下,回顧我們中小學體育課的過去。從鍛煉時間來看,歐美等國的學生每天下午有大量的時間從事體育鍛煉,已經(jīng)把體育鍛煉當成了習慣,能夠自覺進行。而我們學生的體育鍛煉還處在強制階段,盡管上級要求每個學校必須要為學生安排“兩操一課和陽光體育一小時課外活動時間”,但各地市、各學校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卻相差甚遠,甚至有的學校只把“兩操一課和陽光體育一小時課外活動時間”在課表中體現(xiàn)。普遍現(xiàn)象是學生鍛煉的時間僅僅局限于體育課上,可以說學生鍛煉的時間少之又少。就內(nèi)容而言,國外的體育課外活動是豐富多彩的,騎馬、攀巖、游泳、棒球、壘球等樣樣俱全。而國內(nèi)大部分地市和學校也就僅僅是跑步、打球了吧。就體育課的地位而言,盡管國家一再強調(diào)其重要性,也將中小學體育課列為必修課,但現(xiàn)實中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副課”,而國外是實實在在的必修課。就其教育思想而言,我們的學霸是在教室里,國外的在操場上。就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而言,我們是“矯情”的“小公主”“ 小皇帝”,國外多是接地氣的漢子。

現(xiàn)在——細追問,深思考

對比國外中小學體育課的狀況,我認為國內(nèi)體育課主要的問題有:

1.書面課時多,實際課時少。

運動生理學中講究超量恢復,這就要求運動要有連續(xù)性。我們目前的體育課,不管是一二年級的一周四節(jié)體育課,還是三到九年級的一周三節(jié)體育課,亦或高中的一周兩節(jié)體育課,都是不夠充足的。更何況,開夠開足的學校少之又少,體育課隨時被擠占的現(xiàn)象時常會有。體育課不能連續(xù)進行,違反了生理學的超量恢復,也造成了學生在學習運動知識和技能時,習得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得不到連續(xù)強化,不能進行及時練習、鞏固,容易遺忘。體育課是一門必修課,是一門關(guān)系學生健康的課,本該屬于體育教師的課堂,本該屬于孩子們的鍛煉時間,何時能夠還給我們?

2.課的內(nèi)容多,實則不夠具體。

我相信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都有過和我一樣的疑問:“今天該給學生教什么呢?今天教完了,明天又該教什么?”雖然,我們體育課的內(nèi)容都是從健康教育專題、田徑、體操、三大球、武術(shù)、新興運動等項目中選出來的,可以教的內(nèi)容太多了,但是太大就往往不夠具體。既沒有明確的目標定位,又沒有具體考量的標準。正因為如此,教師拿到教材無從下手,一片茫然,導致的結(jié)果就是教師蜻蜓點水式地教,學生浮淺地學。相信擁有一套內(nèi)容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教材,是我們廣大體育教師一致的心聲。誰將會去完成這項費時費力的工程呢?

3.有評價體系,欠完善具體。

體育教師經(jīng)常會開這樣一句玩笑:“您聽過九年考一次的科目嗎?我想肯定是沒有聽過的,那我來告訴你,那就是體育課。”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再從初中七年級到九年級,我們的體育課才組織一次算是比較嚴謹?shù)目荚嚒w育中考,而且分數(shù)比重很小。九年才一次,這應該算是聞所未聞吧!至于每年的體能測試,大多不能按照要求嚴格執(zhí)行,基本都是體育教師自己的事,學校、學生不重視測試,卻要求有好的成績,最終出現(xiàn)的就是“含水量”很大的數(shù)據(jù)。體育學分的認定、體育課的考核,就更無從談起了。您是否也覺得建立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對于我們的體育課來說真的是很有必要呢?

4.思想存偏差,認識會不同。

文化素養(yǎng)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不同,都會造成對體育課有不同的認識:學生認為體育課是用來“玩”的,部分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是用來“放羊”的,社會認為體育課是用來“訓練學生體能”的,是用來“跑步”的,是用來“競技”的……其實體育課是用來增強學生體質(zhì)的,是讓學生習得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是用來育人的,是德育、智育、體育中的一分子,是發(fā)展動商的。想要更快速地讓體育課被重視起來,我們就應該從思想上改變?nèi)藗兊捏w育觀,讓人們對于體育課的認識更加科學。您覺得自己對于體育課的認識夠科學嗎?

5.“矯情”的學生,“溫柔”的課堂。

在社會各界各種壓力下,體育課有了很多的修飾詞:“三無七不”體育課、“溫柔”體育課等,加上家長“襁褓”式的教養(yǎng)方式、社會對于未成年人的過分溺愛,我們通常只注重“脖子以上”的教育體系。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造就了體育課堂中“矯情”的學生?!俺C情”的學生動不得,不能動,“矯情”的學生怎么能上好體育課呢?怎么能習得運動知識和技能呢?怎么能發(fā)展動商呢?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學生“德育好、智育好、體育差”“智商高、情商高、動商低”,他還是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完整的學生嗎?

6.沒有“認可度”,“底氣”也不足。

體育課得不到重視,體育教師自然得不到認可。在其他科任教師眼中體育教師是不用備課,不用批改作業(yè),上課隨便玩的“閑人”;社會則認為體育教師是“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的莽漢”……事實上,體育教師早操要跟,課間操要跟,課余訓練和課余競賽要組織,日常的體育課還要上,工作量不低于其他任課教師,但是收入呢?比其他任課教師低!評職稱呢?比其他任課教師難!選領導呢?沒有你的份……把體育教師高高掛起,沒人理會,工作和付出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同工不同酬!這樣一來,我們的體育教師還會認真做好體能測試工作嗎?還會認真上好體育課嗎?還會關(guān)心學生的體質(zhì)健康嗎?為何不給他們一片發(fā)展的天地呢?

未來—— 好政策,抓落實

2017年3月27日,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下發(fā)了《中小學校體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國教督辦〔2017〕4號)(以下簡稱《辦法》)?!掇k法》共九條,同時附有具體的督導評估指標體系,項目包括開足開齊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大課間體育活動、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zhì)量、強化學生課外鍛煉、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積極開展課余訓練和組織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定期召開運動會等,中小學校體育督導評估結(jié)果還要作為地方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干部考核、學校問責和實行獎懲的重要依據(jù)。

毫無疑問,這對于督促各地中小學校保質(zhì)保量開展體育工作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在考核指揮棒的作用下,學校體育工作作為一項硬指標顯然有利于體育在教育體系中地位的提升,也有利于學校體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如果我們每個地市、每個學校,都能按照《辦法》中的督導評估體系,認真做好執(zhí)行,上級部門嚴格進行考核,未來我們的中小學體育工作將會是這樣的:

1.體育課不止是每周增加一節(jié),甚至是可以保證每天至少一節(jié)的課時量。那么,我們的學生就可以有更加充足的體育課學習時間了,就可以獲得更多的運動知識和技能,學生的體質(zhì)自然也就增強了。

2.與其他學科一樣,有一套內(nèi)容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系統(tǒng)化、適合學科特點的教科書——根據(jù)不同水平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內(nèi)容細化到每個課時,又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氣候等進行修繕。

3.與其他學科一樣,在每學期的期中和期末有屬于體育學科的、統(tǒng)一的考試內(nèi)容,有一套完整的中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4.中小學體育成為一項全民體育,社會重視,學生喜歡,家長認可,中小學體育教師成為健康的使者,積極向上,愛崗敬業(yè)。

5.對于增加課時帶來的師資緊缺問題,完全可以利用社會資源。比如目前正在推進的校園足球,筆者所在單位的足球課就是和校外社會機構(gòu)合作,既完成了足球特色學校每周必須為每個班級開設一節(jié)足球課的要求,又解決了師資緊缺的問題,而且校外機構(gòu)派來的教師都是足球方面的專業(yè)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yè)的足球教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一個國家的競爭力,說到底是教育競爭力。國家不斷出臺的有關(guān)中小學體育教育的政策,都蘊含著對體育教育莫大的期許,作為體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有更為深刻的反思與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