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朗讀方法取舍策略探析
作者:門素艷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燕山路小學
發(fā)布時間:2018-08-28 10:42:2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老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崩首x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朗讀基礎,對朗讀方法進行多重篩選,并對學生進行指導,以提升學生朗讀品質。
一、模仿讀,注重朗讀技巧傳授
小學生模仿意識比較強,如果能夠從這個角度展開教學,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有示范意識。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誦讀音頻,或者是親自為學生示范誦讀,為學生提供仿讀的學習機會。其次,教師要注意創(chuàng)新仿讀形式。讓學生跟隨教師讀、跟隨其他學生讀、演繹讀、對話讀、配樂讀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形式,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替運用,可以有效激活學生主動參與朗讀訓練的熱情。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珍珠泉》,是一篇寫景散文,景美情深,通過描寫家鄉(xiāng)的一眼清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教師在發(fā)動學生朗讀之前,先引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學習,理清文本要表達的主題思想,為朗讀建立情感基調。教師先進行范讀,并要求學生注意朗讀語氣、語調、語速、節(jié)奏、重音等技巧運用。在學生展開仿讀之前,教師先給學生留出一定時間進行自由訓練。學生開始自由仿讀,有些學生自發(fā)展開朗讀討論。當學生進行朗讀展示時,教師給出具體的評價和矯正。特別是對學生展開朗讀技巧的傳授:情感把握是最為關鍵的,作者對家鄉(xiāng)美景有特殊感情,要體現(xiàn)在字里行間;朗讀速度不可太快,要留給讀者回味的余地,放緩語速,也有助于抒發(fā)情感;第三段有不少靈動的描寫,要注意變換語氣,讀出生機和朝氣。
二、對比讀,精選多種比較角度
對比朗讀設計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跟學生比。不妨發(fā)動學生合作朗讀,一人讀一段、一人讀一句都可以,這樣可以形成鮮明對比,也給朗讀者提供矯正機會。也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對比,教師利用手機制作音頻材料,運用多媒體進行播放,也能夠形成朗讀對比?!坝袑Ρ炔庞需b別”,利用對比,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具體對比情況給出技巧指導,相信會有更顯著的教學效果。
《絕招》寫了幾個人物,文本內容很長,情節(jié)也很復雜。教師在設計朗讀任務時引入了對比形式:每一個人讀一部分,其他學生當評委,評選出最優(yōu)秀者,要說出其朗讀特點。學生先進行朗讀準備,課堂讀書聲響成一片。課堂朗讀展示開始,教師抽簽選出六名學生參與朗讀比賽,并詳細分配了朗讀內容。在學生朗讀之前,教師還給出了一些提醒:課文中的幾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朗讀時,需要體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朗讀比賽正式開始,學生都想盡力表現(xiàn),其他學生聽得也特別認真。學生展示之后,教師對每一個學生的朗讀表現(xiàn),給出了專業(yè)評價,肯定學生朗讀技巧的運用,然后讓全體學生以投票形式,選出最優(yōu)秀朗讀者。
三、演繹讀,激活朗讀主體情感
所謂演繹讀,是讓學生以角色身份展示課文內容,常見的方式有分角色朗讀。這也是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一些教材內容非常適合開展分角色朗讀,教師要進行一定篩選,并給出具體的提示和引導。角色有特定身份,其語氣語調要符合人物性格,發(fā)動學生在課堂演繹中完成誦讀訓練,其訓練感知體驗會更深刻。演繹朗讀展開時,教師不妨給學生增加一些表情和動作設計,以強化角色個性。
《爭吵》寫了“我”和克萊諦之間的爭執(zhí)過程,這篇課文非常適合演繹誦讀。因為有兩個人物,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先讓學生對兩個人物性格進行梳理認知,然后讓同桌之間自由分配角色,展開分角色朗讀訓練,準備參與課堂演繹誦讀活動。學生拿到任務后,先分配角色,再對人物性格展開分析,商議語氣語調的設計。在具體排練時,教師深入到學生之中,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個別輔導,給學生提出一些意見。課堂演繹開始,學生快速進入角色,課堂氣氛被點燃。
朗讀課文需要掌握眾多技巧,小學生朗讀很容易陷入慣性思維,認為大聲讀,或者是有抑揚意識,都算是朗讀了,其實不然,朗讀又叫情感誦讀,需要對文本內容展開深度解析,把握文本情感基調,利用語氣語調的變換,展示文本豐富內涵,也能夠給聽眾帶來一定感染,這樣的朗讀才是我們追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