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幾點體會
作者:郭悟軍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guān)區(qū)清華小學
發(fā)布時間:2018-09-03 16:29:5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前教師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學生幼稚,好哄;高中生成熟,明事;初中生懵懂,難教?!闭凵涑霎斍皩W生教育管理的辛苦和痛苦。在社會的轉(zhuǎn)型期恰恰遭遇人生的轉(zhuǎn)型期,“雙重轉(zhuǎn)型”致使學生就有了許多異乎尋常的行為表現(xiàn)和心智波瀾,考量著學校教育“與時俱進”的變化,要求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班主任在教育管理學生時必須“因時而變,乘勢而上”,用完美的人格給學生做好榜樣,以真誠的人性關(guān)懷來呵護幫助學生,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成長。
一、班主任要“以人為本”,理解、尊重學生的行為
1.班主任要打心眼里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就是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班主任要把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進行情感教育、知識教學。尊重學生,班主任就應該對班級實行民主管理,把評選班干部、評選優(yōu)秀等權(quán)力下放給學生,讓學生民主討論決定。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班主任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循循善誘。教師不能高高在上,不進行深入了解就責備有錯誤或失誤的學生,一味的訓斥只能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更不能用挖苦、諷刺的話語傷學生的心。教師尊重學生,學生也會尊重教師,聽從教師的教導,師生關(guān)系更為融洽。
2.班主任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學生。小學生正處于心理和思想不成熟期,容易出現(xiàn)情緒的躁動、偏激,行為上的粗暴、叛逆等不良現(xiàn)象,這些都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須經(jīng)歷的,是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班主任就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心理特征和生活實際情況,要因勢利導,正確對待,不必視為“洪水猛獸”,也不必哀嘆世風不古,不能全盤否定和抹殺學生的成績、優(yōu)點。班主任還要對班級實施量化管理,不能要求學生做超出生理和心理能力的事。量化管理是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為出發(fā)點,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為基礎(chǔ),通過從整體著眼,從細處著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zhì)的目的。作為班主任,要理解這些小學生的正常表現(xiàn),從各個方面去關(guān)心他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困難。這就要求班主任熱愛每一個學生,包容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做的每一件事。這種寬容,不僅要體現(xiàn)在“好學生”身上,也要體現(xiàn)在所謂“壞學生”身上。作為班主任,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去包容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
二、班主任要通過心靈之橋,傾聽學生的心聲
1.班主任要真正視學生為子女,增強師生互信。 新時期的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有許多迷惘和困惑,但是卻不愿意直接表達,喜歡上網(wǎng)聊天,發(fā)信息、郵件,或者寫日記來表露。所以作為班主任應該把自己的電話號碼、QQ、電子郵箱等信息告知學生,讓學生有事時能找到你。讓學生給你打電話,發(fā)信息,或者進行QQ聊天。通過這些形式,班主任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與生活情況,便于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思想引導。
2.班主任要積極與家庭、社會配合,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的教育需要學校與社會、家庭的配合,特別是家長的支持。小學生自尊心、虛榮心都特別強,不愿意老師向家長告自己的“狀”,揭自己的“短”;也不愿家長把自己在家庭中的“丑與惡”告訴老師,怕傷臉面。因此,除了在學校內(nèi)把學生們當作自己的子女、朋友來關(guān)愛,我還注意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一般采取電話、短信、微信、約談等方式個別溝通。而不是動不動就請家長到校,當面訓斥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班主任還要充分地利用好家長會、家長學校,讓家長了解和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采取的教育措施,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和主動支持,努力改變部分家長“管”“卡”“壓”的管理方式,真正做到家校相互配合。我們互相溝通,統(tǒng)一認識,以鼓勵為手段,以幫助為目的,為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孩子們將來自家長、老師、學業(yè)的壓力變成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動力;讓學生全身心輕松起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自覺性,這樣效果很好,學生也樂意接受。
班主任想要做好德育工作,管理好班集體,就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理解、關(guān)愛學生,要以人性關(guān)懷的魅力來感召、幫助、指導學生,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只有師生互信互敬,才能挖掘?qū)W生的潛能,全方位提高素質(zhì),使人格、道德完善,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健康、快樂地發(fā)展、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