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有效途徑研究
作者:權 靜 咸陽師范學院政治與社會學學院 陜西咸陽
發(fā)布時間:2018-11-21 14:56:17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高等教育階段,學生的思想最為活躍,理解和接受新知識、新思想的速度快,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學生獲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陣地,它不僅對學生世界觀的塑造和養(yǎng)成有著重要意義,更對下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塑造有著深遠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體現,是每一位中國人共同追求的核心價值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闡釋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上引導人,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化上熏陶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發(fā)展上感召人,與時俱進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高校思政課教師要從各個方面探索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途徑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育目標 融入 實踐教學
基金項目:校級項目“中國當代政治參與研究”(項目編號:09XSYK318)。
高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是高等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無論從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實踐都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學習、生活中,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性和教育性。作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核心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學習的重要內容,更是學習的目的和追求。因此,思政教師要在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學的全過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我們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上充分體現了在實踐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科學內涵的凝練和提升。新時期,我國主要矛盾發(fā)生了改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將進一步指導和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發(fā)展。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意義
高等教育階段,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核心課程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這些課程的根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從根本上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思政課改革和發(fā)展的必然要求。新時期,我國各方面改革進入攻堅期、深水期,教育是改革的重要領域和突出環(huán)節(ji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理論課中,有利于推動思政理論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從內容上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準確地表達了我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目標和道德追求。把這些最新的思想和理論成果融入教育教學中,能夠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極大地豐富了課程的內容。在思政課程教學活動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能夠有效增強課程之間的密切聯系,推動思政課程的協同快速發(fā)展。
二是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青年學生是國家未來發(fā)展的主心骨和后備軍,其價值取向直接決定了我國的前途和發(fā)展。習近平同志在青年工作中強調:廣大青年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修德、勤學、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體力行將其大力推廣到全社會中去,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精彩人生。這無不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塑造正確價值觀中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
三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學習實踐中,有利于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認同上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民族在生產和實踐探索過程中的智慧結晶,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創(chuàng)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高校思政課現狀分析
思政課一直是我國高等教育階段重要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經過一代代思政工作者的努力探索和實踐,我國高校思政課發(fā)展整體效果較好,但隨著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我國進入改革發(fā)展的攻堅期和深水期,高校思政課也面臨著許多突出問題,影響了我國高校思政課程的發(fā)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內容更新較慢。思政課內容與時代發(fā)展脫節(jié),許多最新的思想理論成果并未及時地作為學習內容增加進去,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一定的困惑和矛盾,不能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更新教學內容,其帶來最明顯的問題是一些最新的理論成果不能轉化為學生的學習內容。例如,十九大提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而課本中學生學習的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在記憶和理解上就存在較大的偏差。思想理論知識學習是不斷更新與時俱進的,學習的內容是豐富和創(chuàng)新的,但是目前許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上還是依靠書本知識,內容更新意識不強,創(chuàng)新能力較弱。
二是教學形式較為單一。其在教學方面以課堂教學為主,缺乏課外實踐教學。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許多高校在課程安排上,思政理論課程學習主要以大課為主,一般都是上百人的大課堂教學,教學缺乏針對性和互動性,課堂教學效果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匱乏。此外,課外實踐教學基本空缺,在校園文化構建上,忽視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和學習,導致學生課外生活充斥著二次元、娛樂化的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正能量的直接宣講和教育不多,教育形式單一,教學效果較差。
三是教師隊伍相對匱乏。目前,高校思政教學的突出問題是教師隊伍匱乏,許多思政教師都轉入行政崗位,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有限;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偏大,缺少高素質的年輕教師,甚至一些教學活動被當成教師的副業(yè),投入力度不夠。
思政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一是教育引導力。思政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教育引導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二是文化熏陶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熏陶力也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高校要不斷探索和挖掘文化價值,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出自己的價值。
三是時代感召力。新時期,我國各方面發(fā)展進入新階段,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在思政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可以體現時代感召,發(fā)揮與時俱進的作用,有利于幫助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個人發(fā)展,時代發(fā)展,不斷塑造自己,實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2.思政課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1)高校思政課要在教育引導力上下工夫
一是分清教學重點,吸引學生。當前高校思政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中,多有重疊和反復,所以要根據不同的課程特點,重新分清教學的重點內容,從而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整體性理解和感知,增加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任感。具體來說,教師應針對目前思政課程的主要特點進行重點教學,使教學內容有所側重。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主要講述的是中國共產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引導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密切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等元素,聯系生活實際,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共鳴作用。
二是夯實教師理論修養(yǎng),增強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服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意識形態(tài)的教育,要想學生真正信服教師,教師必須自身擁有過硬的理論素質。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高校一方面要進一步夯實教師的隊伍建設,積極吸納優(yōu)秀的年輕教師充實到思政課教師隊伍中去,實現思政課教師的專職化,保證教師隊伍的質量;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教育,通過教師培訓和再教育,不斷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夠將更多更新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才能真正信服教師,從而進一步幫助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信服和擁護。
(2)高校思政課要在文化熏陶力上下工夫
一是展現中華文化魅力,增強教育之美。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華文化的凝聚,是中華文化的內核,思政課程要加強文化實踐,要系統地梳理傳統文化,引導學生去觸摸和感知文化,把這些優(yōu)秀的文化內容引入課堂中,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廣文化,從而增強學生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提升學生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是挖掘榜樣人物精神,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典型一面旗幟,代表一個方向,一種力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嘗試利用這些鮮活的案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用榜樣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鼓舞學生,引領學生向榜樣學習。
三是培育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實。校園文化是大學生學習成長的關鍵,高校要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作用,把校園文化打造好、營造好,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給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天地,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高校思政課要在時代感染力上下工夫
一是內容上的時代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新時期我國發(fā)展面臨新挑戰(zhàn),如何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學習內容就要跟得上時代發(fā)展和變化,甚至引領時代潮流發(fā)展,從思想上武裝自己,并將理論學習和實踐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理論聯系實際。闡述中國特色時形式要新穎、內容要豐富,要用讓學生能夠聽得懂、愿意聽的方式去教育學生。
二是教學上的創(chuàng)新性。時代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如何利用好思想武器,教育好學生,塑造好學生,在教學形式上必須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活動都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效果并不明顯,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在時代感染力上下工夫,就應該用中國特色講中國故事,用實干主義精神把實踐教學發(fā)揮到極致,用創(chuàng)新去引領教學,用創(chuàng)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活動中去。
參考文獻:
[1]汪永安、賀善侃:《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層次性及語言策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年第2期。
[2]方鴻志、樊亞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路徑的思考》,《思想政治課研究》2017年第5期。
[3]于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