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富平縣教育局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聚焦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落實“兩個意見”為主線,以“思想是先導,責任是根本,規(guī)范是關(guān)鍵,融合是核心”為基本思路,凝聚基層活力,提升黨建質(zhì)量,使黨建工作成為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紅色引擎”。

一是建強學?!凹t色堡壘”。各基層學校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在學校顯著位置設立“黨史知識”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文化長廊。緊扣“五個規(guī)范”抓落實,先后創(chuàng)建了富平中學、實驗中學、仲勛學校等不同學段、各具特色的標準化黨建示范點,打造了一條由26個學校鏈接而成的黨建工作示范帶??h幼兒園黨支部將黨建與園建相結(jié)合,創(chuàng)設“愛心、細心、責任心”黨建載體,提升辦園水平,順利通過省級示范園復驗。年內(nèi)集中單獨組建社會組織黨組織51個,創(chuàng)建示范點10個。七一前夕,32個學校黨組織、28名黨員教師分別被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和縣委表彰。

二是激活黨員“紅色細胞”。實施“雙培養(yǎng)”機制,注重在優(yōu)秀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中發(fā)展黨員。開設“道德講堂”“微型黨課”及“互聯(lián)網(wǎng)+黨建”云平臺手機APP等教育平臺,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tài)化制度化。6名黨員教師在全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再出發(fā)”主題演講賽中獲得佳績。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主題黨日常態(tài)化、多樣化。推行黨員積分評星管理、公開承諾踐諾活動,黨員領(lǐng)導干部“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聯(lián)系生活困難教師、新入職教師、骨干教師;黨員教師“亮身份、作承諾、比奉獻”,聯(lián)系貧困、學困、留守、殘疾等困難學生,并與聯(lián)系對象開展形式多樣的幫帶活動。

三是引領(lǐng)學?!凹t色育人”。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當好紅色傳人”主題,依托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八路軍120師抗日誓師紀念地、薛鎮(zhèn)康莊烈士陵園等縣域內(nèi)紅色教育資源,利用清明、國慶等重大節(jié)日,開展“追尋紅色記憶,領(lǐng)悟紅色精神”研學旅行活動。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給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復信內(nèi)容學習,實施“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積極開展“紅旗飄飄、引我成長”“紅色歌謠傳唱”“童心向黨”等活動。梅家坪中心學校黨支部建立新安小學德育課堂,展示米家窯紅色交通站歷史,繼承革命精神,傳承紅色文化。淡村仲勛學校實施“三個一”育人工程(一顆愛國心·一身好品質(zhì)·一生好習慣),編輯出版《習仲勛的故事》《紅色旋律》《紅色夢想》等校本教材,引導廣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縣愛鄉(xiāng),使學校成為追夢的“紅色搖籃”。


責任編輯:陳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