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依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的通知》(教師〔2010〕4號)及陜西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國培計劃”——陜西省鄉(xiāng)村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培訓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陜教師辦〔2018〕13號)精神,作為陜西省第二批A類項目縣,大荔縣與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協(xié)同組織實施了陜西省項目區(qū)縣鄉(xiāng)村教師工作坊網絡研修項目,成立了20個工作坊,培訓鄉(xiāng)村教師1019人,參培教師完成了80學時的網絡研修任務。

項目實施前,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網下發(fā)了《陜西省項目區(qū)縣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實施方案》,方案以“鄉(xiāng)村教師教學重難點問題解決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為主題,聚焦教育教學問題,針對參訓教師不同水平層次,打造了三條能力提升通道,找準了教育扶貧實施路徑,精準實施分層研修。

“分層研修”的提出,符合《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實施精神:要將“國培計劃”納入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總體規(guī)劃,加強領導,統(tǒng)籌規(guī)劃,精心實施,并以實施“國培計劃”為契機,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分類、分層、分崗、分科大規(guī)模組織教師培訓,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促進教育改革發(fā)展提供師資保障。

以此為依據,我縣聚焦“分層研修”這一亮點,制定了《大荔縣“2018—2019”學年度中小學教師“以校為本 分層研修”實施方案》(荔教研發(fā)〔2018〕12號)及附件《大荔縣“國培計劃(2018)”鄉(xiāng)村中小學教師工作坊“以坊為本 分層研修”實施方案》。

在工作坊分層研修方案中,我縣確定的研修主題為:以“鄉(xiāng)村教師教學重難點問題解決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為主題,實施分層研修,針對鄉(xiāng)村教師不同水平層次將教師分成一層級教師、二層級教師、三層級教師三個層級,實施分層研修,通過開展研課磨課活動,著力提升鄉(xiāng)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研修目標:1.領會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扶貧重要戰(zhàn)略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優(yōu)化綜合素養(yǎng),自覺踐行師德師風建設要求,分享師德感悟和先進典型師德故事,在立德樹人的同時成就自己的職業(yè)理想。

2.立足鄉(xiāng)村教育實際,聚焦教育教學突出問題,掌握破解教學問題的有效方法并生成相應研修成果,提升鄉(xiāng)村教師分析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驗工作坊研修的系統(tǒng)過程,掌握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的有效方法,熟悉101、PPT等研修工具和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依靠團隊進行常態(tài)化專業(yè)發(fā)展的意識和能力。

案例描述

依據工作坊研修方案及中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階段性特點,把工作坊坊員(學校教師)劃分為一層級教師、二層級教師、三層級教師三個層級來研修,坊員分層辦法如下:

(一) 坊員分層

1.坊員層級劃分條件。(1)一層級教師:(以下兩條同時具備)A.學校一線任課教師;B.榮獲鄉(xiāng)校級教育教學榮譽或競賽獲獎(教師類),及未榮獲教育教學榮譽或未獲獎的一線任課教師 。(2)二層級教師:(以下兩條同時具備)A.榮獲縣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榮譽或競賽獲獎(教師類);縣級及以上教學能手(含縣級及以上現(xiàn)代教育技術應用能手),兩者具備其一;B.能夠承擔鄉(xiāng)校級及以上示范課。(3)三層級教師:(以下兩條同時具備)A.榮獲市級及以上教育教學榮譽或競賽獲獎(教師類);市級及以上教學能手;縣級及以上學科帶頭人或教學名師;縣級及以上校本研修指導專家;縣級及以上教學質量提升小組核心成員,五者具備其一;B.能夠帶領鄉(xiāng)校級及以上團隊(如教研組、備課組等);承擔縣級及以上示范課或教師研修培訓任務,兩者具備其一。

2.層級認定辦法。采用“個人申請——坊主(學校)審核——局室備案”的辦法認定。經過半個月的個人申請、坊主(學校)審核,我縣中小學教師層級認定結果如下:

備注:層級認定匯總人數(shù)3529人,包含1019名工作坊坊主及坊員。

(二)實施分層研修

工作坊分層研修聚焦三個關鍵詞:坊員分層、主題研修、研課磨課。工作坊分層研修流程:

1.問卷調查,確定學科研修主題。 工作坊開展“學科教學重難點問題問卷調查”,收集整理每位坊員教學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梳理共性問題,完成“教學突出問題整理分析報告”,確定工作坊分層研修主題。如初中英語確定的研修主題為“基于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英語聽說課”等。

2.開展網上主題研修活動。工作坊三個層級的坊員完成三個不同板塊的研修內容:一層級坊員完成“教學設計”,二層級坊員完成“問題解決方案”,三層級坊員完成“精品課程設計”,上傳網絡,工作坊坊員之間開展網上評課議課活動,并推薦各層級優(yōu)秀教學設計、開展線下研課磨課活動。

3.開展線下研課磨課活動。方式:采用分層級研磨與小組研磨相結合的方式,開展聽、議、評、改活動。隨后,坊員修改完善教學設計,形成教學設計或解決方案或精品課例2.0版。

4.開展線下示范展示活動。 將研課磨課生成的教學設計2.0版,開展線下示范展示活動,與縣局組織的學科送教下鄉(xiāng)活動相結合,組織學科全體教師聽課、評課、議課。

5.開展生成性成果總結提升活動。坊員將示范展示后的研修成果進行再修改,生成最終精品研修成果。在分層研修過程中,坊員根據自己的點滴過程性收獲,完成案例分析、論文、研修日志、個人教學風格總結等成果。工作坊完成不少于2期的研修簡報。

工作坊研修后期,我縣下發(fā)了《大荔縣教育局關于開展2018年國培項目優(yōu)秀成果評選工作的通知》,開展成果評選活動,對工作坊研修、培訓團隊送教下鄉(xiāng)、學校校本研修成果進行分類評審,建立縣級優(yōu)秀成果資源庫。

(三)工作坊網絡研修管理模式

工作坊網絡研修管理模式為三級兩線一體化,三級,即縣級、校區(qū)、學校三級管理體系;兩線,即三級行政管理體系與工作坊坊主業(yè)務引領體系;三級兩線一體化管理,即總坊主和學科坊主做好業(yè)務引領工作,校區(qū)管理員負責坊員的組織管理工作,監(jiān)督、督促坊員按時參加工作坊研修活動,縣級管理部門做好區(qū)縣國培項目的組織管理及督查指導工作。

在繼教網、區(qū)縣、校區(qū)、坊主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坊研修項目圓滿完成,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我縣1019名參培教師,學習率100%,合格率99.79%,上交課例研究成果859份,編發(fā)簡報56份等;課題帶動結碩果:2017年,我縣國培項目立項課題結題80余份,大創(chuàng)建項目驗收通過60余份;2018年,我縣申報縣級國培項目、校本研修大創(chuàng)建項目80余項,有力推動了工作坊研修項目向縱深發(fā)展。

案例總結

(一)工作坊網絡研修成功經驗

1.構建區(qū)縣教師培訓“52225”模式。五級聯(lián)動(5):國培、省培、市培、縣培、校培(校本研修)五級聯(lián)動; 兩位一體(2):線上培訓、線下培訓兩位一體; 兩者互補(2):域內培訓、域外培訓相互補充;共同發(fā)力(2):外聘專家、本土專家共同發(fā)力; 五年一輪(5):“2017-2021”年,利用五年時間,建設一支師德高尚、高素質、專業(yè)化、創(chuàng)新型校長教師隊伍。

2.培訓成效顯著。(1)坊員教學設計水平有提升;(2)坊員課堂教學技能有提高;(3)坊員教學行為有改變;(4)縣局教學質量有飛躍。

(二)案例后續(xù)設想

1.將“以校為本 分層研修”向縱深推進。通過“國培計劃(2018)——陜西省鄉(xiāng)村教師工作坊網絡研修項目”實施情況來看,分層研修方式是切實可行的。同期開展的大荔縣年度“以校為本 分層研修”工作也良好開展,如大荔縣西寨中心校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組內分層研修,不同層級的教師選擇不同的研修內容,開展“教學設計、研課磨課、示范展示、成果打磨”系列活動,收效良好。2019年,我縣將繼續(xù)狠抓校本分層研修工作。

2.在大荔縣寒暑假教師全員集中培訓中,開展學科教師分層培訓工作。在2019年暑期全員培訓中,我縣將探索開展學科分層培訓模式。

3.將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向縱深推進,完成《陜西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陜教規(guī)范〔2018〕5號)中要求的每五年修滿遠程培訓40學分,校本研修50學分的培訓課程任務,讓“互聯(lián)網+”助推大荔教育質量不斷飛躍。

作者單位 陜西省大荔縣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