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指的是思維者在已有認知的基礎上對事物形成的反應,判斷和處理事物的方式。對教師而言,思維方式尤為重要。教師的思維方式影響著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和理解,以及教育教學管理活動的有效開展。同時,教師的思維方式還制約著教育教學和常規(guī)管理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培養(yǎng)教師科學的教學思維,才能夠有效地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活動。

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種可能性,可是教師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常常存在主觀性強、邏輯性欠缺的情況,在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方式中,教師的不良思維屢見不鮮,針對這些現象,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化解呢?

1、教育者不能正確處理管理與教育的關系

一些教育者在管理學生時,往往忽略了管理的目的是為了教育,而不應該單純地為了管理學生,教育與管理并不是一回事。教育如果不能從根本上引導學生實現自我教育,而只是單純的管理主義,就是對學生自覺性形成的破壞。比如,學生上課偷偷玩玩具或者吃東西,教師往往會沒收學生的東西,但是這樣就能達到教育的目的嗎?我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和自覺性。沒收孩子的玩具或零食,固然在當時能產生良好的效果,但孩子就此失去了一次自我管理的機會,如果教師提醒孩子自己收起來,會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這樣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有所成長。

用長效合理的管理來促進和提高教育是正確的,如若把教育看成管理或者當作管理,則是不恰當的。在教育中,管理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教育決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

2.教育者與學生的溝通方式在教育思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向學生展現著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也是我們常說到的言傳身教。教師的語言行為是受到大腦思維方式的指揮。有時候有些學生在和老師發(fā)生沖突時,容易在語言上強詞奪理,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容易失去控制,便以老師的權威在言語上壓制學生。但這種沒有準備的仗,結果有時會敗得很慘。比如,老師在上課時,剛一走進課堂,發(fā)現一名學生沒有坐在座位上,反而在教室跑來跑去,大呼小叫。頓時老師火冒三丈,大吼一聲:“出去!”全班同學都被老師的怒氣震住了??墒悄敲麑W生卻一聲不吭地坐回自己的座位,一動不動地盯著老師說:“不?!崩蠋熞粫r下不來臺,卻又無可奈何。教育學生會遇到很多此類的突發(fā)狀況,如果沒有相應的策略,很難“打勝仗”。遇到這類問題,也反映出教師的思維方式在語言方面有欠缺,與學生溝通方式的不同,體現出教師的教育思維不同,最終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這種與學生溝通的思維方式在教師對情緒的掌控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在這種情緒下能克制自己的語言,穩(wěn)住情緒,冷靜思考,尋找更為合適的語言來溝通處理,結果可能更積極樂觀。贊可夫曾說:“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幾秒,想一下,你是老師?!?/p>

3.教育者思維能力的提升對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

教師的思維能力既不是專業(yè)知識,又不屬于專業(yè)技能,但是它卻能支配教師的語言行為,所以教師的思維能力屬于更高層次的能力,而且至關重要。而今處在信息全球化,科學技術全面引領的新時代,各種交流方式的改變不斷沖擊著教育人的傳統(tǒng)思維,作為教育者,必須具備科學的思維方式才能做到與時俱進??茖W的思維方式是以科學精神為前提和基礎的。教師必須具備教育科學精神,掌握一套規(guī)范的專業(yè)技術作為理論知識和教育實踐的橋梁,為的是把教師所儲備的專業(yè)知識有效合理地用一種規(guī)范的思維方式傳授給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教育者不斷地去培養(yǎng),去形成。最終教育者在領會了教育科學精神,形成了科學的思維方式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結合自己的專業(yè)技術,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來解決教育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

思維方式是人們長期形成的思考習慣,并不是一味的完全搞理論就能運用合適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其實是人性格的有機組成部分,形成是不知不覺的,改變起來很困難。目前多數教師的思維方式問題很大,主觀性強,思維混亂,邏輯性欠缺。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需要教師長期艱苦的努力,尤其在教育教學改革日新月異的今天,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要求每一位教育人重新審視自我,重新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使之與現代化的教育相適應。

作者單位 陜西省渭南市高新區(qū)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