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兼程 必能到達遠方
作者:賀 淵
發(fā)布時間:2019-11-06 15:50:0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每一次聽到國歌的旋律,我都會情不自禁面向國旗,祝福偉大祖國蒸蒸日上。每一天,面對三尺講臺下渴望的目光,我的心??偸欠浩鸩ɡ恕C恳荒昕匆蝗喝汉⒆釉趪煜滦?,感嘆幼苗向陽,茁壯成長。作為一個新時代的知識導航者,我自豪能夠與共和國同步、共同成長,用自己的真知灼見,傾情書寫著教育的華美樂章。
愛崗敬業(yè)促成長
1989年8月,我懷著美好的夢想,踏上了教育這塊陌生而又新奇的土地。我的座右銘是:真誠做人,踏實做事。教師職業(yè)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今我對教學的執(zhí)著與熱愛仍不減當年。我相信:生命因事業(yè)有成而精彩,人生價值因堅持而不斷提升!
人常說,打鐵需要自身硬。從師范畢業(yè)到現(xiàn)在,我一直摸爬滾打奮戰(zhàn)在教育第一線。記得剛畢業(yè)時,我被分配到鄉(xiāng)下農(nóng)村寄宿制學校教書,每天除了正常上課外,業(yè)余時間我就苦練基本功:找來小黑板練習粉筆字,寫了擦,擦了寫,不厭其煩反復練習,從不間斷。因為我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畢業(yè)后分配在農(nóng)村教學,普通話不標準。為了練好普通話,我常常利用休息時間翻閱《新華字典》,對每天的教學設計內容逐字標注拼音,試著用普通話一個字一個字地練習。剛開始很繞口,感覺很別扭,經(jīng)過不厭其煩地反復默讀,最終普通話測試達到二級甲等。
為了提高教學成績,期中和期末復習的時候,我在有限的教學參考、學校僅有的復習資料中精選典型題目,等家人晚上熟睡之后,我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靜靜地在鋼板上刻印試卷,然后打開油印機蹲在地上用滾子一遍一遍地把試卷印出來。等我完成了所有工序,發(fā)覺自己已雙腿麻木,無法動彈了,但為了孩子們,我心里特別滿足。第二天上課時我將試卷分發(fā)給孩子們,通過測試,摸清孩子們在學習上存在的漏洞,然后有針對性地輔導,課間還要給個別學困生面對面反復講解,直到他們理解為止,最后再布置相關題目讓孩子回去做,第二天我還要提前到學校跟蹤檢查。我知道,教育是一門“做”的學問,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教”;在“做”中“育”,才是“真育”。經(jīng)過三年的磨礪,我終于有機會有實力代表學校去縣城參加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并一舉奪得綏德縣小學教師課堂教學大獎賽一等獎。從此,成功的喜悅點燃了我更大的工作熱情,我視這張獎狀為寶,常常以它鞭策自己要勤勉工作、團結同事、關愛學生。五年后經(jīng)過層層考核,我順利獲得了榆林地區(qū)“教學能手”稱號。
大愛無疆潤學子
只要我一走上講臺,走到孩子們中間,我就會忘掉所有的不愉快。我認為,一個教師要成長為名師,首先要做學生心中的名師。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堅持從細節(jié)做起,從生活和學習上關心學生,讓他們體會到班級就像自己的家一樣。30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始終堅持不放棄每一個孩子,用寬容的心態(tài)接納孩子的過失,用母親般的言行善待、呵護每一個孩子,給孩子們帶來快樂和幸福。
2002年榆林市開始了新課程改革,一直帶畢業(yè)班的我,在接不接一年級這個問題上充滿了矛盾。這的確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一個普通的教師,從一個教育戰(zhàn)線上的新兵奮斗到省級教學能手,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課程改革是一個新生事物,能不能干好很難說。是走老路還是接受新的挑戰(zhàn)?權衡再三,不甘平庸的我,還是滿懷著對新課程的憧憬,走上了一年級的講臺。
在探索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清醒地認識到,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定的理論指導,否則可能教學30年只是重復了29年,這是很可怕的。這時,我把目光投向了教科研課題。2003年開始申報的第一個市級課題《小學數(shù)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研究》,從開題到結題,我?guī)ьI課題組的老師,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另外我還主持了兩個省級課題和一個市級課題,全部順利結題。課題的實驗、帶動、聚合,使一批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我也在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
善于創(chuàng)新提質量
教育應該是常干常新的事業(yè),如果只是習慣性地重復過去,永遠也走不出又苦又累的怪圈。人活著就必須有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對內是自我的成長,對外,是對他人、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感。有時候創(chuàng)新,就是再給錯誤一個機會,把錯誤看成是打開新知大門的鑰匙。教室應該消除“恐懼”,“不要怕說錯”“別人說錯不要笑”應該成為基本的課堂文化,唯有在安全的氛圍里,才能產(chǎn)生“新思想”,誕生“新點子”“新方法”。學生只有經(jīng)過自己的大腦思考出結果,才會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我經(jīng)常在孩子們失敗的時候給予支持,做到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就是要時時以身示范,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備課,每一堂教學,緊扣教材要求,并從學生的視角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們把自已的知識和生活帶到課堂中來,給學生創(chuàng)造“留白”,讓他們去表現(xiàn)自己,我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設參與的平臺,創(chuàng)造更加包容和民主的課堂。我常常想方設法增加新的表達觀念的方式,允許更多的學生加入到課堂生活中來。廣大教師要認識到所有形式的參與,包括聆聽、書寫和發(fā)言,對于學習來說都是必要的。教學應從學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好奇什么來入手,我認為每個孩子的聲音都應該在課堂討論中被表達出來,這既是教學決策又是課程決策,并做到“教不越位,學要到位”。
引領導航結碩果
2015年,我被陜西省教育廳、人社廳確定為陜西省首批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我認為作為陜西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必須守住課堂修內功。我們所有團隊成員都要站在“優(yōu)生先強師”的育人高度,做到“讀書養(yǎng)正,立己達人”。在教育教學生涯中努力修煉“三功”:一是“站功”,就是身體力行的教學之功;二是“坐功”,就是耐得住寂寞的潛學之功;三是“心功”,就是拒絕誘惑,且行且思的淡定之功。用“讀”豐富專業(yè)底蘊,用“研”提升專業(yè)內涵, 用“寫”凝聚專業(yè)智慧。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里,點燃每個孩子的學習欲望,才能使每堂課真正收到實效。團隊成員努力奠定四大基石:師德高尚、理念先進、業(yè)務精湛、實績優(yōu)異。我還要引領好年輕人的價值觀、工作觀、生活觀。吃苦在前,勇挑重擔,勇于探索,起到骨干教師的領頭雁作用。我所帶班級數(shù)學教學成績名列前茅,經(jīng)營的教育教學網(wǎng)站連續(xù)三年獲得了市級優(yōu)秀獎,培養(yǎng)的青年教師王玉娥、崔歡、任琴琴獲得省級教學能手稱號,馬蓉等教師獲得了市級教學能手稱號,在綏德縣教育扶貧中,作為榆林市突出貢獻專家,為所幫扶的田莊鎮(zhèn)九年義務制學校做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陣地,我愿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了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努力把每一項工作、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極致,把工作當享受,助人當享受,盡責當享受,一輩子就能天天生活在享受之中。爭做學生喜歡你、家長選擇你、同行認可你、領導賞識你、質量成就你、時間考驗你、科研支撐你的實踐型教師,永遠有光,才能照亮身邊更多的人。我要在祖國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緊跟時代的步伐,用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人生的華麗轉身。我相信,風雨兼程必能到達遠方。
作者單位:綏德縣江德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