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大多喜歡參與室外游戲活動,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為幼兒準備適合度更高的游戲內容,并展開創(chuàng)新實踐嘗試,升級室外游戲形式,拓寬室外游戲域度,做好游戲組織工作,激勵幼兒參與熱情,以提升幼兒身心鍛煉的品質。室外游戲活動有自身特點,教師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制約因素,并展開學情調查,為幼兒準備更豐富游戲資源,以成功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精選游戲內容,做好活動分工

幼兒室外游戲內容極為豐富,教師需要有篩選意識,為幼兒推介適合度更高的游戲內容。不同年齡段幼兒,其游戲關注點也不同,教師要展開深入細致的學情調查,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實際訴求展開匹配性設計。小班幼兒合作意識不夠,喜歡個體游戲活動,而且對色彩比較敏感,教師需要從這個角度設計游戲活動;中班幼兒有較強的合作意識,喜歡集體活動,對角色游戲比較感興趣;大班幼兒喜歡對抗性游戲,引入競賽性游戲,能夠快速調動幼兒游戲情緒。

室外游戲設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場地條件和器材條件。如中班室外游戲“摘西瓜”,教師為幼兒設計一個瓜農摘瓜的游戲,將一些皮球放置在不同位置上,并在地面上畫出瓜田中彎曲的小路,要求幼兒分幾個小組去摘瓜,不能偏離小路,看哪一個小組摘到的西瓜最多。教師在規(guī)劃小路時,設計了許多陷阱,如果不細致觀察,很難接近西瓜。游戲開始后,幼兒紛紛進入位置,并快速啟動,準備去采摘西瓜,但在路徑選擇時,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彎道,猶如走進了迷宮。幼兒參與的是集體活動,大家齊心合力展開觀察研究,最后都有了不錯的收獲。

二、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做好活動引導

室外游戲場地器材條件有自身特點,相比室內空間有優(yōu)勢,教師在游戲形式設定時,需要充分考慮活動時空條件,以及可以借助的游戲器材。教師在具體引導過程中,需要抓住適合的介入機會,既不能過度干預,也不能坐視不管,要注意創(chuàng)新游戲形式,給幼兒帶來新鮮感。特別是增加游戲的互動性,讓幼兒展開多種形式的互動合作,激發(fā)幼兒游戲思維,并在互動合作中培養(yǎng)良好協(xié)作精神。

大班室外游戲活動設計時,教師讓幼兒參與一個對抗性游戲:先將幼兒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站立在兩邊,每一個小組有三個彩球,教師站立在兩個小組之間。大家用彩球投向教師,看哪一個小組擊中教師的次數(shù)更多一些。這個游戲是教師自己創(chuàng)造的,因為幼兒沒有太多的臂力,投擲出來的球也沒有太多力道,不會帶來任何損傷。教師自愿當“靶子”,給了幼兒提供更多參與興趣。幼兒紛紛投出皮球,教師左躲右閃,場面極為熱烈。經過一番操作,幼兒和教師都是大汗淋漓,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

三、拓寬游戲域度,做好活動評價

室外游戲展開后,幼兒會獲得豐富活動體驗和感知,教師不僅要確保幼兒活動安全,還要注意進行多方面的教育。互助精神培養(yǎng)、吃苦精神滲透、挑戰(zhàn)精神塑造、堅定意識構建,都可以幫助幼兒建立豐富認知體系。教師要發(fā)揮鼓勵評價激勵作用,利用多種評價形式,為幼兒提供動力支持。幼兒都喜歡聽到教師的夸獎,教師要抓住評價契機,不惜贊美之詞,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熱情,助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形成多種技能。

室外游戲活動場地比較寬闊,給教師提供更多創(chuàng)造便捷條件。如中班游戲“搬運水果”,教師將一些體育器材設定為水果,要求幼兒能夠按照規(guī)定路線搬運這些水果。教師在地面上畫出了獨木橋、小河,并用體育器材搭建了山洞,讓幼兒攜帶水果穿越這些障礙,將水果搬運到目的地。游戲展開后,幼兒都積極行動起來,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開始穿越重重障礙。為增加游戲趣味性,教師還在不同位置設計了特殊音效,模仿老虎、大灰狼的叫聲,提升課堂緊張氣氛。幼兒小心翼翼前進,甚至組成小團隊,大家齊心協(xié)力跨越障礙,確保任務順利完成。教師對幼兒的表現(xiàn)給出肯定點評,游戲活動獲得了圓滿成功。

教師為幼兒設計具有挑戰(zhàn)意味的游戲活動,給幼兒帶來一定的心靈觸動,讓幼兒在經歷多重思想斗爭中獲得認知提升。教師對幼兒的勇敢表現(xiàn)給出積極評價,促使幼兒增強挑戰(zhàn)的勇氣。教師通過設定探險性游戲,為幼兒帶來豐富操作經歷,從幼兒感知情況可以體察到,教師對室外游戲設計是經過篩選優(yōu)化處理的,極大提升了游戲的針對性,成功調度幼兒游戲思維,帶來豐富成長動力。

幼兒有室外游戲經歷,對室外游戲有特殊情結,教師要抓住幼兒參與心理,為幼兒準備更多室外游戲活動,以順利調動幼兒活動主動性。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注重幼兒活動品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強化幼兒多種素質的成長,在提升幼兒室外游戲活動品質的同時,為幼兒交流、合作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作者單位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