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藝術類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因此,筆者試圖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構建“一綱三性四化”教學模式,從基本內涵、策略分析方面探索適合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教學模式。

[關鍵字]藝術類高校 形勢與政策課程 “一綱三性四化” 教學模式

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的發(fā)展需求了。筆者認為,形勢與政策課程作為高校的必修課程,教師應該緊跟時代步伐,根據(jù)藝術類學生特點和專業(yè)需求進行教學,在保證課程大綱的基礎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程教學的目標。

形勢與政策課程“一綱三性四化”教學模式內涵

形勢與政策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還能夠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各項基本方針政策、路線,同時它還具有較強的理論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將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教學相結合,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筆者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教學總結構建出“一綱三性四化”教學模式,希望能對藝術類學生學習形式與政策課程有所幫助。

“一綱”,即認真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這也是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總綱”。教育部社科司每年春秋兩季發(fā)布的《高?!靶蝿菖c政策”教育教學要點》是全國高校開設形勢與政策課程的綱領性文件,集中體現(xiàn)了新時期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的新趨勢。教師通過講授全面從嚴治黨、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港澳臺工作、國際形勢與政策四個專題,將這些時政熱點問題和國家各類方針政策傳授給學生,并緊緊抓住思政教育這一主陣地,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以學習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教育引導大學生認清國內外形勢,深刻認識科學發(fā)展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三性”即地域性、藝術性、實踐性。教師可以將地域性特點融入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促進師生互動,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如講到關于“長征”的主題時,教師可以通過介紹延安、井岡山等革命圣地的紅色文化輔助教學。藝術類學生受專業(yè)教學影響較大,喜歡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了解事物,所以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設計得更加具有藝術性,將舞臺劇、朗誦、器樂演奏、繪畫、舞蹈等藝術表現(xiàn)形式融入教學中,增強課程的藝術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引導和幫助學生深刻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四化”即課程系統(tǒng)化、項目化、網(wǎng)絡化、專題化。形勢與政策課程具有時效性、實效性、實踐性的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其系統(tǒng)性、貫穿性,不可斷章取義、東拼西湊。課程項目化是將課程以項目的形式分配給學生,強調的是學生作為參與者和實踐者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尋找學的方向,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網(wǎng)絡化教學不但能夠幫助教師針對教學難點、重點問題進行分析,還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形象的學習素材。專題化是將教師精選的熱點問題以模塊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自身興趣點,自主選擇課程模塊。

“一綱三性四化”教學模式路徑分析

1.貼近學生實際需求,引導學生進行網(wǎng)絡在線學習

教師可以將形勢與政策課程打造成“大講座、小專題”的線上、線下授課模式,可以選取藝術類學生感興趣的時事熱點問題,邀請學院專家領導以專題報告和講座的形式為學生進行網(wǎng)絡授課,讓學生在線學習。同時,對每學期指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以“小專題”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講授,還可以采用討論式、情境模擬、微觀察放大鏡、時事報告等形式。這樣教師根據(jù)網(wǎng)絡選課情況就可以了解學生的真正需求,不但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還能夠提高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的針對性。

2.根據(jù)地域、學院風格設計特色課程

教師可以將國家政策、地域特色、藝術類學生的根本需求等融入課堂教學中,使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內容更豐富,學生的視野更寬闊。西安音樂學院位于十三朝古都、“秦漢之地”“舊時長安”的西安。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連接著古代中國與西域的文化交流,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孕育了許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音樂表演形式,如享譽全國、甚至名揚世界的陜西傳統(tǒng)曲藝秦腔、秧歌、西安鼓樂等。如今,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又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在此背景下,學院應注重推廣地域特色課程,響應國家政策,為傳播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專業(yè)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傳承特色文化,把地域特色文化、國家時政同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課程的切實用處,明白形勢與政策其實就在我們身邊。由于學院是藝術類專業(yè)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專業(yè)的特殊性進行更深入的講解。另外,學院作為“一帶一路”重點承辦單位具有足夠的優(yōu)勢,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國家政策,感受課程的實用性。

3.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融入教學,堅持高質量授課

教師應該把形勢與政策課程與學院其他思政課程內容相結合,對課程重合點進行不斷深化,對盲點和不足進行補充,保證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課程內容。當今社會是充滿誘惑的紛繁社會,剛剛成年的大學生面對各種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難免會有些手忙腳亂。因此,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會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指導作用。同時,為了使兩者可以更好地結合、更多地被應用,學校應注重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組建高質量教師團隊,通過宣傳讓學生充分理解這門課程的作用,從而使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水平實現(xiàn)質的飛躍。

4.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形勢與政策課程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大致有兩點,一是考核方式單一,二是考核形式缺乏科學性。對于這兩個問題,學院應組織教師團隊進行研討,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的考核方式,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出勤率、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情況及課外實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最后給出科學合理的考核成績。形勢與政策課程本身理論性較強,如果沿用死板的應試教育模式,就會加大課程難度,學生的學習動力也會嚴重不足,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考核時,不應只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對專業(yè)知識活學活用的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

5.將“體驗式”教學模式應用于理論教學

藝術類學生比較注重個人的體驗和感受,所以我們應該將實踐教學應用于理論教學中,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組織“一周新聞概述”“我想知道的熱點新聞總覽”“校園新鮮事”“社會熱點點評大賽”等活動,可以通過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將形式與政策課程帶到在田間地頭,充分發(fā)揮藝術類學生的專業(yè)特長,讓他們通過實踐體驗內化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青年學生參觀學習”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英雄的先進事跡,讓他們將心得體會以音頻或文字的方式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以此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6.教學設計“項目化”

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以項目為導向,以任務為驅動進行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從中得到應有的實踐鍛煉。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內容安排一次任務或者活動讓學生進行項目設計,使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提升綜合技能。教師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應充分掌握整個項目的進展情況,并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在項目結束后指導學生及時總結,這樣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

參考文獻:

[1]鄧振芳:《高職“形勢與政策”課項目化教學探索》,《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年第10期。

[2]白靜、李冰:《關于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與政策課實效性探析》,《高教學刊》2019年第2期。

[3]黃洪雷:《地方高?!靶蝿菖c政策”課特色化教學研究》,《思想理論教學導刊》2018年第1期。

[4]肖國香:《給予混合式教學的“形勢與政策”課程“一綱三維六化”教學模式探究》,《高教學刊》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