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作者:張 寧
發(fā)布時間:2020-03-12 12:50:40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摘 要]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像一盞思想明燈指引著人們前進的道路,并在人們不斷整合和重塑自身價值觀的過程中,給予人們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豐富的思想啟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基本道德法則的精要概括,引導學生深刻領悟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體現(xiàn)了文學的包容性、多樣性和時代性,一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更是為現(xiàn)代精神文明的生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在現(xiàn)當代文學中積極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讓學生在對文學作品的解讀與感悟中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精髓和道德營養(yǎng),有助于學生實現(xiàn)文學素養(yǎng)與道德素養(yǎng)的雙重提升,并讓文學教學的積極教學功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文學教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方法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不管是語言文字還是思想內涵方面都更加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更強的時代感。帶領學生對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積極解讀和深入思考不僅有助于學生了解更多的文學知識,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還有利于學生獲得思想凈化和精神陶冶,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更加完整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使學生把握好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尺度,讓學生在堅守法治規(guī)則的基礎上充分展現(xiàn)道德的光輝與力量。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體現(xiàn)出的思想內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要求往往不謀而合。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文學熏陶中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要領,從而將學生真正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四有新人。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也導致一些人在對經(jīng)濟利益的狂熱追逐中逐漸迷失了自我,使得自我價值觀發(fā)生了偏移和轉向。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濟建設與文明建設應當齊頭并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的宣傳與教育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提供有利條件。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將在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事業(yè)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強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有助于完善學生人格,并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民族情感。毫無疑問,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就形式而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明載體,能夠讓無形的價值觀念通過語言文字的形式被人們所感知和觸碰,這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就內容而言,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中包含著極其深廣的精神文化內涵,一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更是充分彰顯了人性的光輝,能夠讓讀者感受到道德的偉大力量。雖然在不同創(chuàng)作動機和背景下誕生的文學作品其內容和形式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是通過對優(yōu)秀文學作品進行大量閱讀和深入思考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都體現(xiàn)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因此,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途徑,只有在對文學作品進行篩選、過濾的基礎上將優(yōu)秀文學作品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聯(lián)系起來,文學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夠得以真正體現(xiàn)。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原則
1.歷史性原則
歷史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文學教學時教師應當遵守和堅持歷史實事求是的原則,將文學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和背景下進行解讀,尊重文學作品的歷史性,在不違背歷史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將作品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聯(lián)結,而不能憑借主觀臆想對文學作品的意義進行猜解、忽略文學作品的歷史性。如對于魯迅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藥》一類的文學作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創(chuàng)作動機等進行充分了解,使學生在特定的歷史情境下對文學作品進行解讀,并讓學生從對文學作品的內容表達理解中進一步加深對于作品歷史內涵的感悟,進而讓學生明白魯迅作品所表達的對于舊社會黑暗殘酷的批判以及對于自由、富強、民主、文明的新中國的期盼,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民族情感和愛國主義情懷。
2.價值原則
價值原則是指教師在進行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時應當對文學作品內容進行適當篩選,盡量選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文學作品,充分體現(xiàn)文學作品的價值性。如教師可以以魯迅、沈從文、趙樹理、劉震云、余秋雨、余華等作家的文學作品作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這類作品所體現(xiàn)的價值觀念和思想內涵等進行深入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引導學生形成更加理性的價值判斷標準體系,并不斷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幫助學生實現(xiàn)人格的進一步完善。
3.美學原則
美學原則是指教師在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的過程中,應當以更加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對待多樣化的文學作品,培養(yǎng)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充沛的審美情感,使學生能夠接受具有不同內容形式、思想情感、藝術特色、文學個性的文學作品,并能夠對不同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進行感悟和品析,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作品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如在學習郭沫若的《女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詩歌所具有的獨特表達形式中感悟作者在藝術世界中進行積極革新的精神,而在學習老舍的《茶館》時,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在充分品味話劇的藝術形式和語言特點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對于自由、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1.正面引導, 積極倡導
想要在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中積極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升對學生的德育教育質量,還需要教師承擔起相應的教學職責,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文學作品閱讀與賞析方法,并鼓勵學生對文學作品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積極挖掘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核心價值觀念內涵,使學生能夠自主自覺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熏陶和洗禮,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以及張潔的《沉重的翅膀》等作品有助于學生了解我國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深化學生的愛國情感,讓學生跳脫出自我的狹隘圈子,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樹立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從而激勵學生不懈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作出積極貢獻。而莫言的《紅高粱》等作品描寫了涌動著的勃勃生機的鄉(xiāng)間生活,有利于學生窺探到鄉(xiāng)土文明的底色,充盈學生的內心世界,幫助學生獲得對于人和人性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2.側面激發(fā), 積極規(guī)勸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具有多種表達形式,一些文學作品通過正面敘述方式表達了豐富的個人情感,而一些作品則從側面烘托,甚至通過“以丑寫美”的方式對作品主旨進行了表達,往往具有更強的深刻性。如余華的《兄弟》、王朔的《動物兇猛》、蘇童的《妻妾成群》、賈平凹的《廢都》、莫言的《酒國》、閻連科的《風雅頌》以及王蒙的《活動變人形》等,都具有這樣的寫作特色。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賞析這類文學作品時應當對學生做好思想引導工作,避免學生對作品進行片面化解讀,只看到作品內容所呈現(xiàn)出的殘忍、無情、暴虐、冷酷等負面情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想健康,導致學生對于當代文學作品的解讀出現(xiàn)偏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希望通過對“丑惡”現(xiàn)象的描述所傳達出的真正情感內涵,使學生在對此類文學作品的解讀中不斷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讓學生對生活產生更加豐富的見解和認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3.細致甄別, 堅定立場
小說是現(xiàn)當代文學的主要體裁形式,但小說大多是基于一系列的矛盾開展的。小說創(chuàng)作具有極強的主觀性,因此一些小說的內容在故事背景、人物刻畫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這可能會使一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因無法理解作品主旨而出現(xiàn)迷茫與困惑。且小說的復雜性通常是由人性的復雜體現(xiàn)出來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閱讀過程也是學生對作品內容進行個性化解讀的過程,這就可能會導致學生受到小說中負面內容的影響,從而危害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因此,在進行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時,教師應當讓學生堅定自己的閱讀立場,引導學生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衡量文學作品價值與意義的標桿,對文學作品內容進行仔細甄別,選擇作品內容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的內容進行深入閱讀,并充分汲取這部分內容的文化營養(yǎng)。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以辯證的思維和態(tài)度對待文學作品中的“負面內容”,并對其進行積極轉化,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體會到文學作品中的正能量。如在對余華的《活著》進行作品賞析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聯(lián)系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經(jīng)歷對主人公形象進行客觀評價,讓學生深入挖掘作品內涵與意義,從中體會到苦難的意義和堅韌的力量,從而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學習生活。
結 語
總之,將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體現(xiàn)了文學作品教學的內涵要求,也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進一步推進提供了有利途徑,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作品教學能力,在堅持歷史原則、價值原則和美學原則的教學原則基礎上,通過正面引導、側面激發(fā)等方式引導學生在進行文學作品解讀的過程中積極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和道德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一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課程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之關系》,《中國大學教學》2018年第5期,第48-52、89頁。
[2]董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策略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年第22卷第3期,第202-204頁。
作者單位: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