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入門四部曲
作者:巴文瑩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14:31:55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小學生在寫作文時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把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不拘形式、自由地寫出來,以此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小學生是從三年級開始正式接觸作文的,這一階段的作文教學非常重要,既能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寫作能力,又能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還能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寫作文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充實生活
作文需要素材,素材又來源于生活?,F(xiàn)在的學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很少干活,沒有親身經(jīng)歷生活,更談不上感受。因此,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體驗生活、豐富生活、感受生活,平時還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一些活動,鼓勵他們做生活的小主人。比如,周末幫媽媽整理房間,打掃衛(wèi)生;媽媽沒在家時和爸爸一起做飯;利用節(jié)假日看望爺爺奶奶,給他們洗洗小衣服,等等。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還能夠豐富他們的情感,為他們的寫作提供鮮活的、豐富的素材。學生的寫作素材豐富了,寫出的文章就會比較真實,他們在寫作文時就不會胡編亂造,也不會無話可寫。另外,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先列出提綱,然后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有條理地寫下來即可。
二、廣泛閱讀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必須使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訓練,忽視其中任何一種能力的訓練,都會削弱其他能力的提高……作文起步教學也不例外。學生要想寫好作文就應該多讀書,讀好書。因此,語文教師應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一些符合他們特點的,有利于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書籍,還可以在班級設立圖書角,在學校走廊設立圖書柜等,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隨時、隨地有書可讀。大量的閱讀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他們的情操,啟迪他們的思想,還能加大他們的詞匯量,還能使他們積累更多優(yōu)美的寫作材料,提高他們的習作技巧。另外,教師還應指導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讓他們摘錄好詞好句,寫一寫自己的感想,為寫作奠定基礎。
三、多練習
要想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其能夠靈活掌握寫作技巧,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多實踐。因此,多練筆就成為整個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讓他們把自己所做、所見、所聞、所思寫下來。如讓學生把做過或遇到的有意義的事情,看到的感人的場面或者受到的委屈等寫下來,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作習慣。題材、體裁不限,長短不限。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分析事物的能力,使他們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夠增加他們的練筆機會,為他們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多鼓勵少批評
在作文教學過程中,面對小學生,教師不能用高標準要求他們,而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寫作水平也是高低不一的,教師布置的每一篇作文,學生都付出了一定的辛勤勞動,都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作為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這一心理,即使學生的作文有些毛病,也應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面對一些毛病很多的作文,教師更不應指責學生,而應從寫字是否工整、用詞是否恰當?shù)确矫嫱诰驅(qū)W生在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使其樹立寫作信心,愛上寫作文。作文起步一般是先引導學生寫好一段話,再在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上提要求。如部編三年級《這兒真美》一文,有些學生寫的是校園的桂花樹,在批閱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文章條理不清,描寫不具體,就讓他們觀察桂花樹整體的樣子,看看桂花的樣子、顏色,聞聞桂花的味道,讓他們寫一寫自己的心情及感受,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之后,引導他們按照先整體后分說,再談感受的順序?qū)懴聛?。這樣,學生一個個興趣高漲,搶著說,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條理清楚、語言生動了。如此一來,學生怎么能不愛上寫作文呢?此外,教師鼓勵學生的方式還有很多,可以在教室學習園地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也可以在課前一分鐘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等。
實踐證明,小學階段只要學生多觀察、廣泛閱讀、大量練寫,教師多鼓勵少批評、耐心引導,學生一定會順利跨進“作文的大門”,在作文的道路上一路高歌,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
作者單位 陜西省旬陽縣神河鎮(zhèn)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