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有感
作者:許文靜
發(fā)布時間:2020-09-09 09:37:31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4月20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先后到商洛、安康、西安等地,深入自然保護區(qū)、貧困山區(qū)、社區(qū)、學校、企業(yè)等,看望慰問基層一線干部群眾,了解秦嶺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脫貧攻堅、復工復產等情況,就統(tǒng)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等方面工作做了重要講話和指示,對加強文化建設和用延安精神砥礪新作為提出明確要求,這其中既飽含著濃濃的家鄉(xiāng)情懷、眷眷的為民情愫,又深切展露出對陜西的新期望。
作為一名黨員干部、一線教育工作者,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銘記于心、落實于行,貫穿于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厚重期望,變?yōu)閷W校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務實舉措。下面,我從四個方面淺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是“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傾注了巨大心血,這次在秦嶺牛背梁考察時,更是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告誡領導干部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把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決不能只是“說起來重要、喊起來響亮、做起來掛空擋”。而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帶頭踐行綠色發(fā)展的理念,更要把這一理念貫穿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在我推行的校園學科活動中,讓學生用繪畫、手抄報、手工制作、征文等形式滲透環(huán)境教育,力求引導每名學生自覺熱愛環(huán)境衛(wèi)生、更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讓學生從小就植根愛護環(huán)境的真諦所在,積極主動地學習好知識,將來成為建設美麗祖國的接班人。
二是“脫貧摘帽、安居樂業(yè)”。脫貧攻堅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必須如期實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只有把每一項工作都抓實抓細抓到位,夢想才能成真,人民才能滿意。我們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我們應當盡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舒心的環(huán)境,讓家長們都能安心創(chuàng)業(yè),用每名學生的“成長夢”圓好每個家庭的“幸福夢”,共同構筑偉大的“中國夢”。同時,我也是眾多扶貧戰(zhàn)線中的一員,始終把貧困學生幫扶工作放在心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形式、多角度精準幫扶,讓孩子真切感受到來自黨的溫暖,潛移默化引導孩子愛黨愛國之心,更樹立強大的自信心,為了自己有一個好的未來而努力奮發(fā)學習。
三是“文化是民族的魂”。文化始終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倳洀娬{“要推進城鄉(xiāng)義務教育一體化發(fā)展”,讓孩子們“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殷殷話語寄托著總書記對祖國下一代充滿深情的關懷和厚望。作為主管教學副校長的我,更要把總書記的對孩子們的關懷和厚望變?yōu)榫唧w行動,以古詩、體育游戲等校本教材為依托,讓中華經典文化植根于每個孩子心中。花樣籃球、隊列隊形比賽、運動會,讓綠茵場上的吶喊聲和加油聲給孩子帶來健康和活力,讓每個孩子愛上體育、鍛煉更強健的身體,將來更好地把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四是“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意義。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tǒng)一。作為一名黨員教師,一定要時刻牢記黨員第一身份,帶頭堅守入黨初心,自覺踐行入黨使命,始終懷揣“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專一行”的理念,發(fā)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撲下身子主動作為,孜孜以求不斷鉆研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新模式,讓更多學生從中受益,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時代教師的新氣象、新作為。
總之,發(fā)揚釘釘子之實,就是要求實、唯實、務實、落實,就是要用擔當作為來體現(xiàn),用工作作風來彰顯,用成果效果來檢驗。我愿時時刻刻以釘釘子的精神、懷著干自家事的“主人翁”責任,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每項教育教學工作,攜手共同開創(chuàng)學校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蒲城縣城南第一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