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公斤的希望》教學觀摩小議
作者:李紅娟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16:24:19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自然引導,順勢教學,輕松談話,無痕聯(lián)結(jié),借助材料指向語文,文道兼修、層遞推進的語文教學,是語文人不斷踐行的目標。而長文短教是一線教師經(jīng)常探索的話題,怎樣在長文中挖掘出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線索?怎樣營造靈動輕松的學本課堂?近日,我有幸觀摩了深圳市福田區(qū)小學語文首席教師李祖文執(zhí)教的《35公斤的希望》。從他的教學中我領略了大伽的整本書解讀線索,親和、自然的導學藝術——提取教學主線,依據(jù)需要巧設學習聯(lián)結(jié)點,自然營造學習興趣點,在行云流水般輕盈的氛圍中長文短教。
《35公斤的希望》是法國安娜·嘉瓦爾達的著作,主人公格雷古瓦厭惡上學,以致到了六年級時,已經(jīng)被留級兩次了。他不愛學習,討厭學校,在別人眼中一無是處,但在某個方面他卻有著自己獨特的天賦。這個故事仿佛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李祖文老師“蹲下來”緊貼學生現(xiàn)實生活和所思所想,課前交流中一步步引導學生打開心扉、真實表達,走進材料閱讀體驗,引導學生運用句式進行真實語言表達。這種駕馭課堂、勾連生活、打通學生心靈、調(diào)動學習激情的智慧,是那么自然且無痕。
開啟學生的話匣子
上課前與學生進行交流。親切有趣的交談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了敢說心里話的輕松氛圍,學生的話匣子自然地被打開了。
詩文導課,自然表達
李老師談論“他在孩子們心中的印象”之后,隨即話鋒一轉(zhuǎn):“你們平時想上課嗎?為什么?”有的說是學知識、練技能;有的說不想上學,因為老師太嚴肅,班主任管理嚴……學生在說真話的環(huán)境中,李老師讓學生寫出理想學校的小詩,這樣既為學生帶來期待,又說出了他們的心聲,激活了學生的自我意識,輕松打通了學生的心扉,為進入《35公斤的希望》文本境界做好了充分鋪墊。
隨后,李老師出示“如果……而是……我會……”,讓學生用這一句式練習說話。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此時自然能順利進行表達,在這樣輕松開放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自然發(fā)生,語言運用、情感表達自然且有趣。
瀏覽材料,批注理解
緊貼學生生活實際,了解他們對學校的“怨言和期望”,鋪墊后的教學可謂水到渠成?!耙粋€孩子在說他的學校時也有怨言,他所描述的學校是怎樣的呢?用三分鐘瀏覽《35公斤的希望》節(jié)選材料(一)批注感受?!狈攀謱W生自主閱讀,讓他們從學校環(huán)境、教師態(tài)度、同學關系等方面真實的感知文本特點,把文本中教師管理嚴格、學生學習生活真實現(xiàn)狀歸納進行展示,在交流中抓住生成,聯(lián)結(jié)學生“實際真話”,扣住文中教師的“罵”及時修正學生價值取向,把指導閱讀和文本理解批注的閱讀方法自然融合。
材料(一)閱讀交流結(jié)束后,用同樣的方法自讀批注材料(二),在展示中理解內(nèi)容,對比感受。學生交流的感受有:同學不友好;教師不負責任;網(wǎng)課長期見不到老師;學生對老師不尊重;學生無所事事……在對比閱讀中感知、理解內(nèi)容,討論:這樣的學校你喜歡嗎?對比中使學生明白無人管教、理會的學校,學生“太自由”也不行。李祖文老師導學中彰顯自然貼切,文本瀏覽對比明確,有文本(一)、文本(二),可能還有文本(三)……圍繞著“你喜歡怎樣的學?!边@一主線問題,讓學生對文本材料進行理解,誘發(fā)他們閱讀整本書的欲望和對學校上課的思考。
李老師在自然的談話交流中圍繞《35公斤的希望》這本書理出了“喜歡怎樣的學?!保瑢訉咏涣?,逐步提升是對閱讀的指導,更是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和啟迪,學生思維訓練動起來,心靈話語才能燃起來。
李祖文老師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將整本書的內(nèi)容提煉濃縮在45分鐘的課堂,以“漫談式”對話推進了教學主線,教會了學生語言表達和閱讀的方法。輕松的課堂使我領會到親進自然,走進學生的心間是有效學習的前提,理順明確的教學主線、抓住生成,契合實際,設計教學聯(lián)結(jié)點是關鍵。學名師教學技巧,悟文道兼修智慧,跟名師學教學,應是我們語文教師不斷追求的方向。
作者單位 陜西省千陽縣啟文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