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語文課程中開展比較閱讀教學
作者:黃雪琴
發(fā)布時間:2020-12-04 09:55:3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隨著新課改的進一步推進,比較閱讀逐漸被納入考試的范疇之中,運用比較閱讀出的考題信息量非常大,能夠較為準確地考查學生的語言、分析、理解、鑒賞等能力。不僅如此,比較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及文本的感知能力。
一、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比較閱讀教學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共同探討,以此增強他們的語言感知能力,以及他們對文章意境的感知能力。教師可以以《白鵝》與《白公鵝》為例進行比較,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并提出相關問題,要求學生互相討論,共同探討這兩只鵝有什么異同點。還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順序等方面展開討論。這兩篇文章都是寫鵝的,《白鵝》先用過渡段統(tǒng)領全文,再從叫聲、步態(tài)和吃相方面敘述了白鵝的高傲;《白公鵝》先通過白公鵝強占地盤的舉動表現(xiàn)它“海軍上將”的派頭,再從它走路的姿態(tài)入手進行描寫。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它們的不同點和相同點,比較不同作家描寫同一種動物的不同之處,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討文章的寫作方法。小組合作學習的比較閱讀教學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語言、寫作手法、結構及意境的理解,使他們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二、利用聊天導入,開展比較閱讀教學
閱讀的綜合性非常強,閱讀是學生學習的起點,也是學生學習的終點,學生通過比較閱讀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巧。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與《圓明園的毀滅》為例,與學生聊一聊近幾年發(fā)生的大事,比如“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中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發(fā)射”“嫦娥五號將落月采樣返回”等,讓學生明白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經過了血的洗禮而獲得的,告訴學生當今世界還有許多孩子正接受著戰(zhàn)爭的洗禮,并向學生展示一些圖片,如伊拉克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等,以戰(zhàn)爭中兒童的生活畫面為導入語,引入《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與《圓明園的毀滅》。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這兩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進行比較,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培育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秷A明園的毀滅》一文用反襯手法,通過描寫昔日圓明園的輝煌及其毀滅的經過,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思想和民族使命感?!兑粋€中國孩子的呼聲》是一個中國孩子寫給聯(lián)合國秘書長加利的一封請求和平的信,信中不僅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還表達了作者對戰(zhàn)爭的控訴,這篇文章能夠激發(fā)學生熱愛和平的思想。這兩篇文章都為學生傳遞了積極向上的思想態(tài)度,對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有很大的作用。教師以聊天形式導入比較閱讀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準確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還能夠加深學生對這兩篇文章語言的認知。
三、利用詩歌,開展比較閱讀教學
比較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還能使學生掌握詩歌閱讀的方法,抓住詩歌的重點語句,在充滿意境的語句比較中提高自身審美能力。《春江晚景》與《江南春》雖然都是描寫春天的詩,但描寫手法卻不同?!洞航砭啊肥翘拼娙藦埦琵g的五律作品,主要描寫了作者在出征路上見到美景時喜出望外的心情;《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將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結合起來進行描寫,把美麗如畫的江南風景和煙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觀結合起來,在煙雨蒙蒙的春色中滲透了詩人對晚唐國運的隱憂。這兩首詩雖然都是在寫春,但描寫春的景色大不相同,所表達的感情也有很大的差異。通過學習,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詩歌寫作手法,還能夠使學生從中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和詩歌意境的深遠,進而提高學生閱讀詩歌的能力。比較閱讀一般都是從“相同點”和“不同點”兩個方面展開的,教師可以從詩歌的形式、內容、語言、感情、表現(xiàn)技巧等方面展開比較,幫助學生了解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語言技巧,以及詩歌所表達的意境,使學生在比較閱讀教學中能夠更快、更好地掌握詩歌的相關寫作技巧。
總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語”“境”的把握尤為重要,不僅能夠使學生在比較閱讀教學獲得相關知識,還能使學生從中掌握更多的描寫手法,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
作者單位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泉江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