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生學習、應用語文的關鍵,寫作能力水平能夠反映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寫作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xiàn)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始于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對于寫作的探究也應該始于興趣,小學高年級正是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最好階段。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成為語文教師的首要工作了。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景陽岡》一文,這篇文章選自施耐庵的《水滸傳》第二十三回,主要介紹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英雄事跡,文章以時間順序敘述武松來到陽谷縣,進店喝酒,醉后上山及在山上打虎的過程,文章語言精煉,情節(jié)豐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通常以記敘文為主,教師可以以《景陽岡》這篇文章為范本,讓學生劃分文章段落,概括每個段落的內(nèi)容,整理事件發(fā)展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等要素,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及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拓展《水滸傳》的其他內(nèi)容和章節(jié),為學生講解四大名著的相關知識,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四大名著的一些精彩片段,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二、陷于思索

小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除了要了解文章的基本框架外,還要用更多的素材豐富文章主題。真正的作文不是紙上的幾百個格子,而是生活中平凡的每一天。因此,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文,文章通過作者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多識廣、活潑可愛、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農(nóng)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與閏土兒時短暫而真摯的友誼,以及作者對他的懷念之情。文中作者回憶往事時用很多筆墨描寫了與少年閏土相識、結(jié)交和分離的故事,通過這些兒時的記憶點明了主題。但作者在多年后見到中年閏土,聯(lián)想到少年閏土,對中年閏土的描寫卻很少,這種寫作方法會引起讀者對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的對比和思考,這就是作者寫作的智慧,作者在寫作時對于事件素材的選擇對學生和教師有很大的啟示。文中少年閏土給作者講了四件事:看瓜刺猹、雪地捕鳥、海邊拾貝、看跳魚兒。這四件事具有十分濃厚的當?shù)貧庀?,作者通過這四個素材很好地刻畫了閏土的外貌,介紹了閏土的本領。這樣一來,閏土的人物形象就躍然紙上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這些優(yōu)秀的范文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和選材方法,還可以在講解本文的基礎上,讓學生模仿該文描寫自己身邊的伙伴,在寫作過程中采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等技巧,以此強化學生的寫作技能。

三、得于模仿

教師應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從課文中學習更多的方法、知識與技能。講授完《少年閏土》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選取文章中的一段,讓學生進行“隨文練筆”:“爸爸帶我走進一個大院子,四面都是高高的墻,紅紅的大門。爸爸帶我走進廚房,不一會兒,跑來一個小男孩,他和我年紀相仿,長得白白胖胖,戴一個紅色的棉帽,身穿綢緞做的深藍色長袍。好一個闊氣的大少爺,他一見我就和我交談起來。”讓學生對文中人物的穿著進行描寫。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人物放在這個情境中,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更加真實。例如,有學生是這樣仿寫的:“我正在廚房里,走進來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他頭戴一頂小藍帽,身穿嶄新的絲綢長袍,說起話來慢條斯理,一看就讀了很多書,小男孩一見我就拉著我的手說:‘好不容易把你盼來了,我們一起去玩吧!’”仿寫之前,這段話屬于作者魯迅先生,但仿寫之后這段話就屬于學生了。仿寫是學生在理解、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寫出形式既與范文相似,又具有個性的作文。仿寫不是機械地模仿,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有所改動,加入自己的想法,這樣才不會寫出雷同的段落。用官方的話來說,仿寫句子是指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下,作者根據(jù)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干提供的句式,在語意、句式、修辭、語氣等方面進行的描寫。

四、源于生活

近年來,小學生的作文和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缺乏,“失真”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例如,教師布置了一篇作文:“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下面是兩個學生選擇的作文素材。學生A:“今天是我的生日,上學之前爸爸、媽媽并沒有什么具體的表示,我猜想他們一定會像往年一樣送我芭比公主、玩偶或者學習資料。放學回家,我一開門就聽見了‘汪汪’的叫聲。不一會兒,一團毛茸茸的東西就向我撲了過來,原來這就是我一直想讓爸爸、媽媽買的那條小狗呀??匆娝鼘嵲谑翘_心了。”學生B:“今天在上學的途中,我看到角落里有一個麻袋。當我打開麻袋時,里面裝的都是錢,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爸爸,爸爸和我一同去尋找這筆錢的失主。最終,我們找到了失主,成功地把錢還給了他,這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呀!”顯然,學生A選取的素材比較生活化,學生B選取的素材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教師就會認為學生B是瞎編的。在寫作過程中,越為真實的素材,學生描寫得就越為細致,越為虛假的素材,學生描寫得就越為粗糙。

五、升于輸入

寫作可以視為一項輸出活動,只有輸入多,輸出才會多。批卷時,教師的評分標準有兩個:一是看學生選擇的素材,二是看學生的語言表達。學生的寫作素材不僅可以從生活中積累,還可以從課外閱讀中積累。因此,學生平時就應該多讀課外書,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積累好詞好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閱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后,有學生積累了:“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面對光明,陰影就在你身后”“信心是命運的主宰”。閱讀完《小王子》后,有學生積累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星星,但其中的含義卻因人而異。對旅人而言,星星是向?qū)В粚ζ渌硕?,它們只不過是天際中閃閃發(fā)光的小東西而已;對學者而言,星星則是一門待解的難題;對我那位商人來說,它們就是財富?!遍喿x完《海底兩萬里》后,有學生積累了:“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見的海底森林,生長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樹上叢生的枝全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枝條,沒有葉脈,像鐵桿一樣。在這像溫帶樹林一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美麗極了!”閱讀完《我的野生朋友》之后,有學生積累了:“當我坐在它的頭上,雙腿搭在它的兩只大耳朵上的時候,我真不知道世上還有沒有比這更快活的時候。在大象身上,這是唯一真正讓人感到舒服的地方了,象身的其他地方都長滿了精毛,把人刺得挺難受的。”學生將這些經(jīng)典作品中的語言文字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這些獨特、新穎的觀點,可以很好地升華文章的主題。

六、忠于堅持

學習是一個堅持不懈的積累過程,小學生學寫作文,培養(yǎng)寫作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引導他們不斷堅持。例如,講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有關知識時,小學生都聽過演講,但他們不一定會寫演講稿,教師除了要講解演講稿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nèi)容之外,還要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圍繞某個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學生寫作時語氣、語調(diào)要適當,可以引用相關名言警句,可以列舉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選擇合適的材料說明觀點,還可以利用停頓、重復或明確的論點突出演講稿的主題,增強表現(xiàn)力。適合小學生的、常見的演講有安全教育、遠離毒品、遵守規(guī)則、樂于助人等主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平時多練習,讓學生每天寫一篇日記,每周寫一篇周記,定期寫一篇作文。教師還可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設置寫作環(huán)節(jié),開展班級寫作會,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這樣一來,學生在每一天、每一周的堅持中,他們的寫作技能就能得到很大的鍛煉,寫作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基本能力,小學生更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僅要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增強與他人的溝通能力,還要提升自己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不斷鍛煉和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教師作為學生的輔助者和引導者,應該做好相關工作,合理地引導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寫作,幫助學生養(yǎng)成勤于動筆、樂于思考的好習慣,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和樂趣,使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得到快速的提升。

作者單位 陜西省寶雞市眉縣湯峪鎮(zhèn)小法儀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