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三至六年級的課文由原來的三十幾篇減少到二十幾篇,但是閱讀量卻增加了,增加的地方就在課外閱讀上,具體說就在“和大人一起讀”和“快樂讀書吧”。這套教材把課外閱讀作為教科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xiàn)了課外閱讀課程化。同時,從中年級開始每個年級編排了一個閱讀策略的單元,三年級叫“預測”,四年級叫“提問”,五年級叫“閱讀與速度”,六年級叫“有目的的閱讀”,呈現(xiàn)層層遞進的規(guī)律。如何引導學生將閱讀策略恰當?shù)剡\用到整本書閱讀上,做到心中有文,手中有法?我以《俗世奇人》整本書導讀課為例,談談自己的做法。

《俗世奇人》是著名作家馮驥才創(chuàng)作的同名小說集,這本書記載了許許多多身懷絕技的人。小說的敘事性決定了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是它的三個基本要素。小說最重要的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就要創(chuàng)設情節(jié)。在一個情節(jié)里,人物的塑造更離不開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描寫越細致,人物形象越鮮明。在小學階段,以分析人物形象居多?;诒緯囊陨咸攸c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設定為:1.通過各種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2.使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小說、感知人物特點的方法?;谶@樣的教學目標,我在這節(jié)課中是這樣借助閱讀策略來完成教學目標的。


一、猜讀封面,激發(fā)興趣

封面就是通往一本書的大門,是讓人對本書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要素之一。開課出示《俗世奇人》的封面,引導學生觀察插圖。學生們圍繞封面插圖上的一個個人物開始觀察他們的衣著、發(fā)型等。有學生發(fā)現(xiàn)封面上的男人很多留著長辮子,還有人戴著類似于清朝官員的官帽,有幾個穿著警察的服裝制服,由此猜測小說寫的時間應該是清末民初。有學生通過觀察人物的動作等,猜測書里寫的是各行各業(yè)的人物。繼而我引導學生基于剛才對于《俗世奇人》封面插圖的觀察和猜測,聯(lián)想書名、預測小說可能寫了什么內(nèi)容。學生們的預測大都聚焦在了“奇”字上,有學生猜這些奇人一定外貌奇特,有的猜這些奇人一定都有奇特的本領,有的猜這些奇人一定性格與眾不同。對于學生們五花八門的答案和異想天開的想象,我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告訴他們自己去書中印證猜測。閱讀的興趣一開課就被激發(fā)了出來。

二、瀏覽目錄,了解框架

目錄可以幫助我們很快了解一本書的框架。我引導學生快速瀏覽小說目錄,說一說這本書都寫了什么內(nèi)容。學生們發(fā)現(xiàn):從目錄可以看出這本書包括1篇序言、18篇作品、1篇題外話和1篇插圖解釋。我再引導學生仔細閱讀目錄中每個篇章的題目,然后讓他們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們發(fā)現(xiàn):從題目來看,18篇作品中的很多篇都是以人為題目的,如《蘇七塊》《刷子李》《酒婆》等。但也有比較特別的,如《死鳥》《藍眼》。從目錄題目的觀察中再次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思考:看了目錄,最想看哪個篇章,預測這個篇章可能寫了干什么的人,他奇在哪里。想好的學生可以和同桌交流一下。有的學生就提到了他最想看目錄中的《好嘴楊巴》,想看一看書中的楊巴為什么被稱為“好嘴楊巴”,他到底是能說會道,能吹會唱,還是很貪吃。學生們閱讀的好奇心又一次在預測中被點燃了。

三、共讀序言,走近作者

序言往往是打開一本書的鑰匙。我出示序言,讓學生邊讀邊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測。通過讀序言,學生們驗證了這本書所寫的確實都是天津的一些奇人妙事,并且知道書名的由來。同時,我也及時出示了封底的一段話。讀完這段話,學生們更進一步驗證了自己的猜測,這本書就是寫天津碼頭上的一些普通人,但這些普通人為了生活練就了各種各樣的絕活,也就發(fā)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而且都是真人真事。

四、精讀范本,總結方法

出示《刷子李》篇章,請學生帶著問題“刷子李‘奇’在哪里”,進行有目的的閱讀。學生們很快發(fā)現(xiàn)刷子李奇在刷墻技術高超。我再引導學生梳理出本篇文章的情節(jié),通過圈畫表示曹小三心理活動變化的關鍵詞句,提高閱讀的速度,快速梳理出故事的情節(jié)。之后,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為什么曹小三會從一開始的半信半疑到后來的質(zhì)疑再到最后因為崇敬師傅而發(fā)愣發(fā)傻。學生細讀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原來文章緊緊圍繞“黑色衣服上有沒有白點”展開情節(jié),這也是影響曹小三心理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了讓學生們對人物的形象感受更加深刻,我引導學生細讀刷子李刷墻的動作描寫: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好賽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學生一邊讀一邊聯(lián)系生活思考其他人刷墻與刷子李有何不同,然后帶著這種認識再讀這段話,有興趣的學生還可以站起來演一演。通過朗讀和表演再次體會刷子李刷墻技藝的高超。

本書汲取了方言中的精華,語言具有濃郁的天津風味。在朗讀刷子李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時, 學生發(fā)現(xiàn)難理解的詞“賽”。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像”,告訴學生這是天津話里常用的方言,并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天津話朗讀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們感受到這種語言特色的趣味性。

本書中的《刷子李》被收入國家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以此篇文章引導孩子總結出閱讀小說感知人物特點的基本方法,為后面的自主閱讀做好準備。天津方言視頻的引入,再次激發(fā)了學生閱讀本書了解人物特點的興趣。

五、自主閱讀,遷移學法

總結出閱讀方法之后,我引導學生從精讀到略讀,進行學法遷移。我出示了小組學習合作匯報的要求: 請小組合作運用剛才的閱讀方法選擇一個章節(jié)學習并匯報:可以讀一讀人物語言,演一演人物動作,講一講人物故事,從而表現(xiàn)人物特點。請小組成員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篇章運用閱讀方法自主閱讀,再選擇一種匯報方式共同展示??梢哉f課堂上學生們的閱讀熱情再次被點燃了。

在后面的小組匯報中,有小組通過表演蘇七塊給病人接骨,展現(xiàn)出一個醫(yī)術精湛的奇人形象。有小組通過朗讀老板與張大力的對話,讓我們感受到一個力大無窮的壯漢形象。還有的小組講了泥人張的故事,展現(xiàn)了他捏泥人的絕技。通過匯報總結,我們也得到了這些篇章的一些共同點:內(nèi)容寫的都是俗世奇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本領,情節(jié)大都一波三折,語言都富有天津地域特色。

六、聯(lián)結生活,深化理解

好的小說教學,教師要善于提問,善于構建話題,通過問題和話題聯(lián)結書本與生活。因此,在本節(jié)課最后,我以“奇”為題眼,請學生談一談身邊的奇人趣事。學生們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在議論中居然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同學原來各個身懷絕技:有身姿矯健的足球明星,有善于表達的習作高手,有幽默風趣的故事大王,還有多才多藝的舞蹈明星、繪畫高手、唱歌達人等。有個學生還用陜西方言講了他的好朋友運動達人的故事,引來大家的陣陣歡笑聲和掌聲。最后,我引導學生思考:《俗世奇人》中的“奇人”與同學們眼中的奇人有何不同?學生在比較之后得出,書中的奇人大多是為生活所迫,而練就的奇特本領。今天自己眼中的奇人是為了激發(fā)自己的興趣、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自發(fā)練就特長。

總之,與通過一篇精讀課文教閱讀策略相比,整本書有更多的優(yōu)勢。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預測”“提問”“閱讀與速度”“有目的的閱讀”等閱讀策略的應用,通過猜讀封面、瀏覽目錄、共讀序言、精讀范本、自主閱讀、聯(lián)結生活等環(huán)節(jié),將《俗世奇人》的閱讀從“想要學生讀”變成了“學生想要讀”。又以《刷子李》為范本教會學生怎么讀小說,再通過閱讀其他篇章進行練習。沒有練習,光說不練,策略是不可能內(nèi)化的。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單憑一本國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國文教材以外多看一些書,越多越好。”整本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不但可以引領學生練習精讀,還可以練習速讀,更可以將閱讀策略在整本書導讀課中不斷地實踐和應用,從而一次次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效果,最終讓學生得到受益終身的閱讀能力。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張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