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復課背景下實用寫作課程改革路徑探索
——以榆林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實用寫作課程為例
作者:王年年
發(fā)布時間:2021-05-20 16:09:58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實用寫作是高校中實踐性極強的一門素質選修課。目前,實用寫作課程的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復課之后,實用寫作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精心選擇教學資源、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是榆林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實用寫作課程進行改革探索的必由路徑。
[關鍵詞]疫后復課 實用寫作 課改 混合式教學
實用寫作是各類高等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與社會實踐緊密聯(lián)系的公共素質選修課程。學會寫作各種類型的實用性文章,是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求職、應考中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一直以來,實用寫作課程的課堂教學存在著諸多問題。2020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實用寫作課程采用了在線教學的形式。在線教學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依托,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均發(fā)生了深刻變化。積累了一些線上教學的實踐經驗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具有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顯著優(yōu)勢,能解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課堂教學也具備線上教學無法取代的獨特優(yōu)勢,可以彌補線上教學的不足。復課之后,實用寫作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如何在實用寫作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在線教學和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互補,是每一位任課教師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高校教師既要充分發(fā)揮線上教學的特色,又要加強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打通線上線下,提高實用寫作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實用寫作能力,從而實現(xiàn)實用寫作課程教學從教學資源到教學內容再到教學模式的改革。
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yōu)化
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整合、優(yōu)化教學資源,建成一個動態(tài)、開放的教學資源庫,并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隨時增刪、調整教學資源庫中的相關資料。
1.知識庫
匯總課外關聯(lián)知識,建成知識庫。實用寫作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有足夠的相關知識或實踐知識作為課程支撐。學生應具備的知識儲備有:(1)基礎寫作知識;(2)行政管理常識;(3)法律常識。這些內容不會在課堂上專門講授,授課教師可以將所涉及的相關資料整合打包,上傳至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線下學習。
2.案例庫
教師可將課內精選案例建成案例庫。案例分析是實用寫作課程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案例既包括文本案例,又包括視頻案例。對于文本案例的選擇,一方面要選取真實例文,不可虛構。有些實用寫作教材和網絡應用寫作課程中所舉的部分例子不是現(xiàn)實中的真實案例,而是教材編寫者或課程講授者自己杜撰的例文。這些例文多為虛構,脫離了現(xiàn)實的語境和情境,分析起來價值不大,所以要避免選用。另一方面,正例反例都要選,正例要規(guī)范,反例要典型。既要選取規(guī)范、正確的例文,又要選取有錯誤的范文,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文體寫作知識。如果說文本案例是靜態(tài)的教學資源,那么視頻案例就是動態(tài)的教學資源。比如在講授決議、公告、通告、決定等公文文種的時候,可以截取新聞報道中的相關內容,將其制作成教學資源,同時,再在文本案例中穿插一些視頻案例,以帶給學生新鮮感,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
3.習題庫
設計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習題,建成習題庫。習題分主觀題和客觀題。主觀題包括寫作題、病文評改題等;客觀題包括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教師可以選擇習題庫中的題目創(chuàng)建課前、課中、課后測驗,也可抽取題目組合成試卷。
4.話題庫
布置課前、課后討論話題,建成話題庫。趣味性、故事性的教學內容可以布置成課前討論話題,引起學生課前學習的興趣。學術性較強或富有爭議性的教學內容可以布置成課后討論話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后拓展學習。
5.音頻視頻庫
將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熱點錄制成微課、速課,建成音頻視頻庫。微課、速課實質上是將某一塊獨立性強且短小的教學內容視頻化、音頻化,便于學習者反復觀看,從而打破了教師課堂授課內容囿于固定教學場所,聲音出口即逝的限制。微課、速課既可以用于翻轉課堂課前的學習,又可以用于課后的鞏固、釋疑。
教學內容的選擇與重構
1.確定教學內容,抓住教學重點
應用文種類繁多,常見的有法定公文、規(guī)范性文書、日常事務類文書、法律類文書、經濟類文書、科技類文書、外事類文書、禮儀類文書、書信類文書等九大種類,每一大種類之下又包括若干小類。課程教學內容不能依據(jù)教師的主觀喜好和熟悉程度確定,而要根據(jù)課程授課時長,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進行取舍。
榆林學院實用寫作課程的授課對象是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開課時間為一個學期,18周課,每周2個學時,因第18周是隨堂考查,所以實際上課周數(shù)只有17周,共34個學時。實用寫作教學面臨著課時少、內容多的現(xiàn)實狀況,教師難以在17周的時間內講完應用文的所有類型。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為高級中學、黨政企事業(yè)單位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基于上述兩方面原因,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實用寫作課要舍棄規(guī)范性文書、法律類文書、經濟類文書、外事類文書等和本專業(yè)關聯(lián)不大的應用文類型,將法定公文、日常事務類文書、禮儀類和書信類文書確定為教學內容。
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實用寫作課程開設于大四上學期,這正是他們考研、考公務員、寫畢業(yè)論文的階段,可以把教學重點定位在計劃、介紹信、求職信等事務類文書,以及開題報告、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等科研文體和公務文書的寫作上。
2.例文先行,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次序
長期以來,實用寫作課在教學中形成了先講解文種的定義、特點、種類、結構和寫法、寫作注意事項等文體知識,再進行例文分析的授課模式。文體知識屬于抽象知識,例文屬于感性材料,先講文體知識再講例文,是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這與人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相悖。從認知負荷理論來看,這種授課模式屬于教學內容次序安排不當,會加重學生的認知負荷,降低學習效率。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必須順應學生的認知心理,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次序,先分析例文,再總結歸納文體知識。
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
當前,實用寫作教學存在著教學方法過時、老套、單一等突出問題。而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將改變傳統(tǒng)實用寫作課堂上教師先講授文體知識,再進行案例分析,布置寫作練習題,學生課下完成紙質作業(yè),最后由教師課堂講評作業(yè)的授課模式,能大力推進實用寫作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超星學習通關聯(lián)了超星圖書館中的各種圖書、視頻資源,是一款功能齊全強大的網絡教學平臺。在實用寫作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托學習通平臺精心設計完整的教學流程,合理安排有效的教學活動。
1.課前
課前主要以線上的新課導入為主。由于實用寫作是選修課,以往教師在授課時不太注重課前階段的教學設計,多是布置3~5次的課前預習任務,占總授課次數(shù)(17次)的比例很小。另外,即便教師布置了課前預習任務,學生的參與度、完成度也不高。如果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課前階段的預習則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必備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通平臺可以設計以下教學活動。
(1)完成預習閱讀,熟悉教學內容。課前,教師在學習通中發(fā)布預習任務,并有起止時間,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相應任務點才能取得分數(shù)。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時間及具體完成情況都有詳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教師可以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掌握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并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活動。
(2)開展課前測驗,確定教學難點。課前測安排在上課前一周進行,題型要簡單,題量要少,以發(fā)布3~5個單項選擇題或判斷題為宜。通過課前測驗結果分析,教師可以初步確定出教學難點。
(3)發(fā)布討論話題,激發(fā)學習興趣。比如在講授公文格式內容時,以新聞《男子偽造副縣長任命文件行騙100余萬 女教師被騙與其結婚》為素材,這則新聞中包含若干張假公文的圖片,教師以此為教學材料,在學習通發(fā)布討論話題:“你能找出假公文格式方面的錯誤嗎?”這則新聞不管是標題還是內容都能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促使他們主動查閱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2.課中
課中主要以線下課堂教學為主,同時以線上學習通教學平臺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在學習通平臺中創(chuàng)建多種活動,比如簽到、選人、搶答、投票、問卷、分組任務等。
(1)教師講解重難點、易錯點,分析案例。課堂講授是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翻轉課堂在教學實踐中的誤區(qū)之一就是教師完全不講,全部由學生來講,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旌鲜浇虒W要想真正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就不能拋開教師的課堂講授,要將之前教師全程講授教學內容的方式,變?yōu)檎加貌糠纸虒W時間講重點難點、易錯點,其余時間進行案例分析的模式,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辨析易錯點,這才是實用寫作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教師對案例進行分析時,一定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
(2)學生完成分組任務。對學生來說,教師的課堂講解是一種輸入式學習,完成分組任務則是一種輸出式學習。比如在講解主送機關的排列原則時,教師在課堂上先用10~15分鐘的時間講解相關知識點,再以6人為一小組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布置任務,讓每組根據(jù)所給條件將打亂順序的各個主送機關排序;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提交小組作業(yè);最后,教師根據(jù)各組的答題情況,給每個小組打分。這種形式的課堂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責任感、分工協(xié)作能力及競爭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3)學生優(yōu)秀作業(yè)展示。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自信心。展示的方式可以多元化,如讓學生將作業(yè)制作成PPT展示出來,再由其他同學朗讀、評析。
3.課后
課后主要是學生線上完成作業(yè)和拓展學習。教師在學習通中布置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客觀題,幫助學生檢測、鞏固所學知識;或布置材料作文題、病文改錯題等主觀題讓學生練筆,鍛煉他們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能力;也可將有爭議、無定論的教學內容發(fā)布為課后討論話題,讓學生在線回復,各抒己見,從而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布置作業(yè)、批改作業(yè),學生提交作業(yè)的方式。這種轉變,一方面有助于加強師生交流,教師可以在線批改作業(yè),對學生的討論話題進行點贊、點評,其他學生也可以在線評論或回復討論話題,不僅能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雙向交流,還能實現(xiàn)“生—生”互動的多向交流。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電子文檔操作能力。為了提交作業(yè),學生應在學習通中以附件的形式上傳電子文檔,不論是新建、保存、命名文檔,還是設置字體、字號、行間距、段落格式,或是插入頁眉、頁碼,進行選擇、復制、剪切、查找等一系列操作均須學生自己完成,既能提升的學生打字速度,又能提升他們的文檔編輯能力。
結 語
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互聯(lián)網時代,當前我國教育的信息化發(fā)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督逃筷P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2018年)第七條明確指出:“持續(xù)推進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痹谶@樣的社會環(huán)境、時代背景之下,面對作為數(shù)字原住民的學生,實用寫作課程教師要擺脫教學中的種種困境,精心選擇教學資源,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這是實用寫作課程進行改革探索的必由路徑。
參考文獻:
[1]黃德群.基于高校網絡教學平臺的混合學習模式應用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3).
[2]陳瀾.新媒體時代高校應用寫作教學問題及對策[J].寫作,2018(5).
[3]盛群力,丁旭.“ICPA學習方式分類學”的循證研究[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
[4]張松.試論創(chuàng)新應用寫作教學模式的途徑[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6).
作者單位:榆林學院文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