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思考——以“輔導員來啦SUST”微信公眾號為例
作者:閆明佳 常 亮 雷 丹 沈璇博 李 帥
發(fā)布時間:2021-09-30 10:45:29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 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一經出現便憑借其生產過程簡單、傳播內容短小直觀、傳播速度迅速、傳播效果明顯而為廣大學生所喜歡,為高校輔導員提供了新的育人方式和豐富內容,同時也影響了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對輔導員的網絡育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陜西科技大學“輔導員來啦SUST”微信公眾號為例,探究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模式,并提出深入學生群體、增強輔導員能力、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的建議,以便于輔導員能與時俱進地做好思政育人工作。
[關鍵詞] 輔導員 短視頻 思想政治教育
2021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當前,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青年一代正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時代意義。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國家不斷向我國進行文化滲透與思想侵蝕,加之受網絡輿情非理性、易引導、易極端等特點的影響,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國家認同感受到挑戰(zhàn),也給高校思政教育出了一道時代難題。
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一經出現便憑借其生產過程簡單、傳播內容短小直觀、傳播速度迅速、傳播效果明顯而為大學生所喜愛。因此,借助短視頻開展思政教育是新時代增強思政教育時代性和針對性的突破口。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施主體要充分把握時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用短視頻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集原創(chuàng)性、通俗性、觀賞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系列短視頻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手段,豐富思政教育內容,使思政教育的內容更加鮮活生動,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思政育人工作的機遇與挑戰(zhàn)
1.短視頻為輔導員思政工作帶來新機遇
短視頻正逐漸成為影響學生思想、改變學生認知的主要陣地。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0.4%,網絡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9.27億,移動互聯網使用持續(xù)深化,網絡視頻運營更加專業(yè),以抖音、快手、秒拍等APP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占據了大部分人尤其是青年大學生的網絡生活。
(1)短視頻為輔導員提供了新的育人方式。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快速發(fā)展,輔導員可以一改談心談話、說服教育、撰寫網文等傳統(tǒng)又單調的教育方式,針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及時創(chuàng)作新穎有趣的短視頻,用更生動、更易引人共情的方式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學生認可輔導員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時,會通過點贊、轉發(fā)等方式擴大視頻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引發(fā)大范圍的關注與討論,產生良性互動和循環(huán),從而提升教育的實效性。例如,2021年五四青年節(jié)期間,嗶哩嗶哩平臺延續(xù)2020年的《后浪》推出了短視頻《我不想做這樣的人》,再一次火暴全網,引發(fā)網民大討論,視頻中所展現的年輕思想的純粹、靈性和光輝,更是引起了青年學生的共鳴。
(2)短視頻豐富了思政教育內容。在短視頻時代,網絡熱點事件層出不窮,學生的關注熱點也持續(xù)更新,為輔導員提供了諸多思政教育素材,使得思政教育內容不再停留于傳統(tǒng)內容中。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時效性,輔導員需“因時而新”,及時搜集、整理網絡熱門事件和學生的關注熱點,不斷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再用短視頻的方式將網絡熱點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傳遞給學生??梢哉f,互聯網背景下,短視頻的“異軍突起”為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提供了一個高效、快速、精準的突破口,為思政工作提供了一個新視角、新途徑和新機遇。
2.短視頻為輔導員思政工作帶來新挑戰(zhàn)
(1)短視頻極大影響著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帶來了大水漫灌式的信息洪流,而學生網絡信息篩選和辨別能力的個體差異使得這一群體在面對不同問題時會產生巨大的認知差異。短視頻平臺中,有時因監(jiān)管缺位會有一些不良信息及錯誤指向,會影響大學生的認知,給輔導員的網絡話語權帶來了影響。
(2)短視頻對輔導員的網絡育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網絡熱點層出不窮,網絡信息包羅萬象,任何一個輔導員都很難做到對所有網絡問題進行準確認知與判斷。同時,輔導員日常事務繁忙,無法做到24小時時刻在線進行教育引導,思政工作滯后于網絡熱點的現象無法避免,因此,輔導員難以成為網絡意見的引領者,甚至會出現“網絡失語”的情況。上述現象表明,短視頻時代高校輔導員的網絡育人能力和應對能力面臨巨大挑戰(zhàn)。
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研究
1.“輔導員來啦SUST”微信公眾號定位
“輔導員來啦SUST”微信公眾號建立于2020年1月,運營團隊為某高校一線專職輔導員,團隊成員來自不同學院,有一定的專業(yè)差異和不同業(yè)務分工,并有多年思政工作經歷的領導團隊給予經驗支持。該平臺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目標,以網絡原創(chuàng)短視頻為主要題材,不斷打造新時代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平臺持續(xù)創(chuàng)作有深度、有趣味、有靈魂的高校網絡文化作品,及時回應高校學生的熱點、痛點問題,自創(chuàng)建以來共計發(fā)布原創(chuàng)作品36部,涵蓋學生黨員教育、就業(yè)、疫情防控等主題,共計關注2000余人,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大量轉載及廣泛認同。
2.“輔導員來啦SUST”平臺建設思路
平臺始終圍繞思政育人核心,堅持“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自主創(chuàng)新原則,將價值引領放在首位,走以學生為中心的精品化創(chuàng)作道路。在選題設計上,平臺秉承宏觀育人導向,圍繞時事熱點,結合一線輔導員日常工作和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堅持將教育性、原創(chuàng)性、趣味性、針對性和實效性相結合,不斷推出能夠引發(fā)師生共鳴的系列思政主題作品。在內容生產上,平臺創(chuàng)設內容生產激勵機制,增強在校大學生的平臺建設及參與意識,充分發(fā)掘校園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簡稱,即用戶生產的內容)內容,打造學生和輔導員并行的雙軌驅動戰(zhàn)略。在運營管理上,平臺通過定期培訓學習和自學考核的方式不斷提升視頻創(chuàng)作質量和成效,著力提升專業(yè)能力,建設了一支網絡思政優(yōu)勢團隊。
3.“輔導員來啦SUST”平臺效果評價
(1)立足創(chuàng)新,貼近學生。平臺建設團隊以一線輔導員為主體,能夠快速捕捉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日常行為,及時回應學生關注的熱點、痛點問題,做到因時而新、常更常新,給讀者推送實時有效的信息。短視頻內容緊跟教育前沿,語言風格新穎,表現生動詼諧,受眾體驗感好,教育實效性強。比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fā),網絡謠言遍布而生。圍繞這一熱點話題,平臺發(fā)布《我與老媽智斗謠言的日子》,通過生動再現學生與家長的“掰頭”日??破湛茖W衛(wèi)生的防疫方法,該視頻得到了廣大師生的關注與轉發(fā),累計關注量突破2000余次。
(2)工作繁重,頻率有限。一線輔導員因日常工作繁多,主要利用休息時間進行短視頻創(chuàng)作,但由于新聞傳播的時效性特點,平臺只能保持每月2期推送的速度,頻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受眾黏性。此外,由于運營團隊缺少影視創(chuàng)作、新聞傳播等方面的專業(yè)背景,平臺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質量有待提升。
(3)宣傳單調,難以“破圈”。目前,平臺已建設包含微信、抖音、微博在內的矩陣宣傳平臺,但宣傳形式較少,主要依賴于團隊成員的線下宣傳與轉發(fā)。因平臺的宣傳新陣地較少,與各類傳統(tǒng)媒體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與合作,尚未在推廣上形成宣傳合力,從而難以實現更大范圍的傳播,迫切需要與其他官方新媒體建立合作關系,實現引流。
關于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1.深入學生群體,精準把握學生思想需求
輔導員用短視頻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的工作原則。第一,內容設計上要樹立需求導向。輔導員要與學生增強互動,準確了解學生的實際困惑與需求,以便能針對性地確定短視頻主題,設計短視頻內容,實現用“小切口”講“大道理”的效果。第二,形式選擇上要樹立結果導向。輔導員要結合網絡流行趨勢,選擇學生易接受的短視頻形式,并用好短視頻平臺的評論、轉發(fā)、彈幕等互動功能,了解學生對短視頻的接納程度,再不斷調整、優(yōu)化短視頻內容,始終用“學生喜不喜歡”來衡量“短視頻好不好”。短視頻只有切實貼近學生日常生活、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及時回應學生關切,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思政育人效果才能得到彰顯。
2.增強輔導員能力,掌握網絡思政話語權
輔導員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牢把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話語權,敢于亮劍發(fā)聲,旗幟鮮明地講政治,占據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一是要加強自身政治理論學習,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準確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思想的最新成果,善于用政治理論提升短視頻的內涵和政治引領,用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深厚的理論功底引導學生。二是要拓展自身專業(yè)廣度,培養(yǎng)多學科交叉的思考方式。面對信息洪流,輔導員要多涉獵、多思考,不斷從各個專業(yè)中汲取知識,在一次次思考中形成多學科思維。三是輔導員要培養(yǎng)對網絡熱點信息的高度敏銳性,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熟悉學生的“網言網語”,用貼近學生的網絡話語創(chuàng)作短視頻,加深用戶黏性,還要時刻保持高度的敏銳性,能從每一個網絡熱點中捕捉到思政工作的“切入點”。
3.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進行全方位網絡育人
在短視頻發(fā)展如此火熱的當下,輔導員只有善于用“短視頻+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與時俱進,開拓工作新局面。一是要敢于創(chuàng)新,將網絡思政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不斷創(chuàng)建具有個人特色及亮點的短視頻教育平臺,創(chuàng)作有聚焦、有內涵、有溫度的短視頻作品,成為學生網絡空間的引領者;二是要將線上工作與線下日常教育深度融合,杜絕思政工作線上線下“兩張皮”的現象,用線下日常教育延伸線上思政工作的效果,用線上思政教育拓寬線下日常教育的受眾群體;三是輔導員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與短視頻平臺的發(fā)展,不斷豐富和拓寬線上思政教育平臺,以短視頻為突破點探索網絡思政新模式,形成網絡思政合力,在互聯網時代找到具有時代特點和育人屬性的網絡育人之路。
結 語
以短視頻為傳播媒介的新趨勢正以不可阻擋之勢邁上高校思政工作大舞臺,給高校輔導員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也提出了不少挑戰(zhàn)。如何化解諸多挑戰(zhàn),充分挖掘這一時代機遇是當前廣大高校輔導員亟待解決的時代課題。高校輔導員唯有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拓寬育人思路,提高思政工作素養(yǎng),充分挖掘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潛力,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需求,將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的數據優(yōu)勢深度融合,形成思政工作合力,才能進一步做好思政育人工作,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21-2-3).http://www.cac.gov.cn/2021-02/03/c_1613923423079314.htm.
[2]梁靖,張宇.社交短視頻對大學生的影響及輔導員思政工作的反思與創(chuàng)新[J].新媒體研究,2019(2):68-69.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