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背景下的幼兒科學活動
作者:王永芳 劉 堯
發(fā)布時間:2022-04-01 15:38:24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當你走進一所幼兒園,不用介紹,也無須交談,只要留意整個環(huán)境,你就能“閱讀”其中蘊含著的教育信息和課程的價值取向?;诤教炜萍假Y源背景,我們分析了幼兒主題活動設計的過程。
《跟我上太空》主題設計意圖:浩瀚星空充滿了無限的奧秘,從古至今,人類對宇宙科學的探究從未停止過。由于植根于航天文化的熏陶,幼兒從小就受到濃厚的航天科研氛圍影響,對航天科學、宇宙星球充滿了向往和求知欲。有一次幼兒在觀看了火箭發(fā)射的視頻后,就對航天火箭充滿了好奇,產生了無數奇思妙想:火箭那么重,火怎么可以把它推上天?宇航員是怎么駕駛火箭的?火箭發(fā)射是駕駛員點火的嗎?火箭飛到太空去干什么?基于幼兒的興趣,我們以問題為導向,開展了《跟我上太空》主題活動。
一、主題活動設計與實施策略
(一)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來源于哪里
1.源于幼兒的興趣。只有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我們開展的活動才有意義。
2.源于教師的想法和價值判斷。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幼兒園里的小生命都在悄然成長,到處都綠意盎然?!?~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提出,要經常帶幼兒接觸大自然,激發(fā)其好奇心與探究欲望。因此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和欲望,我們以春天這個季節(jié)為契機,開展《遇見春天》主題活動。
3.源于社會熱點問題?!靶鹿诜窝滓咔椤睅Ыo孩子一個非常特殊的春節(jié)與寒假,人們的生活因此發(fā)生了不同尋常的變化,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于疫情而引起的變化也會產生很多的感受和困惑,如病毒是什么?它是從哪里來的?為什么我們不能出門?出門為什么要戴口罩?等等。基于此,我們從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圍繞各年齡段幼兒的問題、困惑和興趣點,從科學認知、自我保護以及社會情感三個方面預設主題活動。
幼兒園主題活動的設計,更多的是從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fā),幼兒園主題活動是以幼兒的生活和經驗為起點建立起來的。我們要設計符合幼兒興趣和需要的主題活動,真正融入幼兒的生活,用心傾聽幼兒的語言,觀察幼兒的行為,及時把握幼兒的興趣點,從而才能引申出有價值的主題活動內容。
(二)架構主題網絡圖
每個主題的內容都可以以網絡的形式呈現。主題網的呈現使實施者能統(tǒng)攬主題活動的發(fā)展脈絡,對于主題實施的各個方面有一個總的概念和概況性的認識。
主題網絡架構方式:
1.要素分析法:汽車叭叭叭——汽車的種類、汽車的特征、汽車的用途、汽車的發(fā)展。
2.活動形式:靜電大探秘——尋找生活中的靜電,談一談觸碰靜電的感受,找出消除靜電的方法。
3.問題分析方式:師幼共同建構主題網絡圖——從幼兒的提問中,我們可以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作為主題內容。
遇到的問題:火箭是如何飛上天的?火箭飛到哪里去?太空中有什么?衛(wèi)星有什么作用?
架構主題網絡圖的過程,就是對主題課程進行規(guī)劃和預設的一個過程。主題網絡圖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預設一個課程框架,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經驗、認知等進行補充或調整。
(三)創(chuàng)設相應的主題環(huán)境
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它在幼兒的發(fā)展中起著重大作用,尤其是在主題活動中,適宜的環(huán)境和材料可以有效推動幼兒的發(fā)展。以“航天、兒童、希望”為主線,加入宇宙太空等元素,這符合兒童的興趣愛好,能讓幼兒從入園就置身于太空,如此便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究欲望。圍繞著“航天科技文化”進行樓梯墻面的裝飾,讓幼兒感受航天事業(yè)的進步,并體會作為一名航天人的驕傲與自豪。
我們也可以在科技區(qū)懸掛星球模型來豐富主題環(huán)境,從而營造太空氛圍。將搜集到的有關航天火箭的圖片、模型及幼兒繪制的火箭、飛船、發(fā)射塔等圖片投放在科技區(qū)和建構區(qū),讓幼兒體驗航天科技的魅力。
(四)家庭、社區(qū)資源的開發(fā)與運用
充分利用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資源優(yōu)勢,使幼兒廣泛地了解社會,貼近生活,從而獲得深刻感受。
1.航天人在身邊。
(1)家長進課堂活動。授課家長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為幼兒進行航天知識講解或科學實驗演示。通過直觀的PPT、視頻以及小實驗,讓幼兒在觀察、感知與探究中感受航天人就在身邊。
(2)科學爸爸,科學媽媽。在全園家長中征集科學爸爸、科學媽媽,成功入選的家長每周為孩子們舉行一次科學實驗展示活動。
(3)尋找身邊航天藍。通過尋找航天藍,讓幼兒發(fā)現身邊無處不在的航天元素,激發(fā)航天寶寶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2.走出園外,走進科學。
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園科學活動的蓬勃開展,啟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讓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全面提升科學素養(yǎng),我園特組織“走出園外,走進科學”活動。
(1)參觀航天展館
走進航天展館,幼兒學習航天知識,了解航天發(fā)展歷程,知道爸爸媽媽的工作是多么了不起,身為小小航天人是多么自豪!
(2)體驗西北大學實驗室
親子共同走進西北大學實驗室,參與科學小實驗的操作,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科學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
3.走進模擬工作臺,感受航天氛圍。
4.走進紅光溝,聆聽航天英雄事跡,重溫老一輩航天人的工匠精神、奉獻精神。
5.航天寶寶參加慶典活動,講述航天爸爸媽媽的故事。
(五)如何擬定主題活動方案
主題活動方案一般由主題名稱、主題說明、主題目標、主題網絡、主題系列活動組成。對于主題活動的開展缺乏整體思考,急于開展主題教學活動,就會導致主題核心目標無法達成,幼兒獲得的經驗也是支離破碎的,因此主題活動會顯得很蒼白。
1.圍繞核心價值選擇活動內容。
《火箭飛上天》核心價值:了解火箭的基本結構,對火箭能夠飛上天的原因有初步認識。探索影響火箭升天的各種因素,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感受火箭實驗發(fā)射成功的喜悅?;顒觾热荩褐谱骰鸺P?,觀看火箭發(fā)射視頻,專業(yè)的講解,火箭大調查,科學實驗,談話活動。
2.有機整合不同領域的活動內容。
3.主題活動的實施要貫穿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4.注重教育手段的多樣性——以火箭飛上天為例,制作火箭模型,初步了解火箭的外形特征和基本結構。科學爸爸媽媽進課堂——從專業(yè)角度為幼兒講述火箭的基本結構。孩子們都有一個火箭夢,夢想自己制作火箭,夢想著讓它飛上天,教師要變身成為支持者為孩子們提供所需要的材料,滿足他們的要求。
5.注重活動的探究性——火箭發(fā)射實驗。教師及時捕捉幼兒的問題,推動探究活動的深入開展,助力幼兒自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案例分析
科學區(qū):兩種不同玩法的火箭發(fā)射架、自制蹺蹺板、三種不同材質的彈力架、氣球、火箭模型、飛行高度記錄表。
玩法一:用氣筒給氣球充氣,將噴嘴對著地面,使氣球(火箭)升空。記錄并比較氣球充氣量的多少與氣球升空高度之間的關系。
玩法二:利用自制蹺蹺板(杠桿),將紙球(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記錄并比較施加力的大小與紙球升空高度之間的關系。
玩法三:利用彈力架,將紙球(衛(wèi)星)發(fā)射升空,并比較施加彈力的大小與紙球升空高度之間的關系。
觀察要點:
幼兒能否感知氣球內空氣量的多少與氣球飛行高度之間的關系;對蹺蹺板施力的大小與紙球升空高度之間的關系;對彈力架施加彈力的大小與紙球升空高度之間的關系。
幼兒在操作中能否關注細節(jié),如玩法一中,對噴嘴方向的控制,氣球放置的角度應盡量保持一致;玩法二中,紙球放置位置應盡量固定;玩法三中,發(fā)射角度及位置應盡量保持一致。
三、主題活動課程的有效性評價
(一)主題內容的興趣性、適切性、教育性。
(二)主題活動過程幼兒的探究性、體驗性、主動性。
(三)主題展開能否有效利用環(huán)境資源。
(四)主題活動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指向,幼兒的相關核心能力是否得到培養(yǎng)。
(五)能否實現主題背景下各領域的有機滲透和自然整合。
(六)能否有顯性的主題化環(huán)境和兒童整體感知的學習歷程,教學和游戲能否相輔相成。
總之,幼兒園中的科學教育活動是以幼兒為中心開展活動,要求為幼兒提供可變化的情形以激發(fā)他們的探索精神。在探索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幼兒對事物進行細致耐心的觀察。對未來情況作出預見,幫助幼兒驗證預見,并提出問題彼此交流。同時,教師還應讓幼兒回過頭來反復比較、思考、研究他們已經完成的活動。正是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幼兒接受了科學教育的訓練,豐富了他們的社會常識。
通過科學的主題活動形成科學的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幼兒的學習質量,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茖W的主題活動對于幫助孩子認知世界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過科學的主題活動去促進孩子的科學發(fā)展,對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有著深遠影響。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航天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