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用高質量課后服務 有效托舉“雙減”后的教育新時空
作者:樊軍茂
發(fā)布時間:2022-04-27 11:06:03 來源:陜西教育報刊社
“雙減”以霹靂手段,用半年左右時間,基本把教育的外圍進行了清掃。下一步,要以繡花功夫,解決學校教育內部問題。課后服務是落實“雙減”的“排頭兵”,是優(yōu)化教育資源供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的“腳手架”,所以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在教育綜合改革的當下顯得尤為迫切。榆林市立足“五個更加”,推進課后服務。
一是更加規(guī)范。制度保障是基礎,榆林市自2019年試點推進課后服務工作以來,隨著實施學校由當初的幾所到幾十所再到現(xiàn)在的全覆蓋,課后服務制度建設日臻完善,由工作方案到具體措施再到工作指南,體現(xiàn)了課后服務實施且思且行的過程?!半p減”實施以來,榆林市提出了課后服務“六務必 十嚴禁”要求,對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提出了剛性要求;下發(fā)了《榆林市義務教育課后服務工作指南(試行)》,從需求征詢、內容安排、校內管理與保障、校外資源利用、質量保障與監(jiān)控等方面,為學校開展課后服務提供了基本遵循;研究制定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后服務課程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為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指明了方向。
二是更加便民。課后服務首先是服務屬性,旨在解決部分家長因下班時間和孩子放學時間不一致等原因導致的接送孩子困難問題,所以要堅持便民至上。榆林市義務教育學校實行課后服務需求征詢制度,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全面需求征詢,學校通過家長會、學校開放日等渠道,將課后服務的相關事項及時告知學生和家長,充分尊重學生和家長的意愿,全面摸排學生及家庭的實際需求。同時實施課后服務彈性參與制度,為學生和家長提供便利,做到隨時“準入準出”,解決學生和家長因特殊情況臨時提出申請的難題。
三是更加多元?!半p減”實施以來,學校課后服務集體活動(興趣活動)和延時托管(作業(yè)輔導)實施不夠平衡。一周多是集體活動2節(jié)、延時托管8節(jié),針對這一失衡現(xiàn)象,榆林多措并舉進行調整。首先是豐富集體活動資源,通過體教融合、文教結合、科教聯(lián)合等舉措,引進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科普資源等進校園,并開展影視、衛(wèi)生、急救、生命教育、勞動、安全實訓等各類素質教育活動,優(yōu)化資源供給;其次是加強課后服務師資保障,在以校為本基礎上,聘請退休教師和具備資質的體育、藝術、科技等領域社會專業(yè)人員等參與,并充分激發(fā)和調動參與課后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再次是科學安排集體活動,建立包含時間安排、活動內容、場地開放、形式安排、負責人員等五要素的課后服務“課程表”,逐步達到集體活動與延時托管平行實施,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四是更加高效。課后服務的高效體現(xiàn)在課程建設的基礎上,榆林課后服務課程建設指導意見明確,從自主學習、德育活動、文體藝術、科普實踐、人文閱讀等方面加強課程建設,指導學校開發(fā)主題式、菜單化課后服務課程,供學生自愿選擇,同時開展學科課程基地評選活動,以點帶面促進高質量課程建設。在課程實施方面,指導學校秉持因材施教教育理念,針對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分層、分類的個性化輔導方法。對學困生做好輔導答疑,滿足“吃得了”的需求;對學優(yōu)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求知空間,滿足“吃得飽”的需求。
五是更加安全。課后服務是“放學后”的服務,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學校、教師便“吃力不討好”,必須落實工作責任,完善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學生安全。學校應制定課后服務校長職責、班主任職責、輔導老師職責、學生管理、活動場所安全檢查、門衛(wèi)登記管理、家校銜接、意外傷害等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預案等多項制度措施,保障課后服務前、服務過程中和服務結束后責任到人、措施到位,確保萬無一失。同時應建立校外人員資格審查機制,落實入校查詢制度,嚴格進行資格審查和違法信息查詢,并對其品德、身心健康狀況等嚴格把關。
課后服務以更靈活的時間設計、更豐富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回歸到學校教育主陣地,讓過熱的校外培訓有序地冷靜下來,讓造成學業(yè)負擔的教育“內卷”得到有效緩解,更重要的是讓學校內部教育教學改革把握住了實質性并逐步走向了核心區(qū),所以說高質量課后服務體系必將托舉起“雙減”后的教育新時空。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