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一轉眼,我已懷揣教育理想在三尺見方的講臺上從教十六載,回望來時的路,曾經的青春年華已褪色為依稀難辨的畫面,在生活和工作的一次次歷練中,留下最多的,是面對煩惱經受過考驗后內化而成的堅定步伐和毅然目光。

20230509101748311-65-13b6b.jpg

還記得2006年8月,大學剛畢業(yè)的我選擇回到家鄉(xiāng)——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如愿成為府谷縣第三中學的一名政治教師。那時年輕的我充滿了對自己職業(yè)的敬畏,敬畏講臺,敬畏教育,敬畏“教師”這一稱呼,也敬畏講臺下那一雙雙對我充滿了期待的眼睛。初入職場,我非常渴望得到學生們的喜愛、同事們的認可。于是,我狠下功夫,勤奮努力,一有時間就調查學情、鉆研教材、揣摩試題。每天還準時去聽老教師的課,把他們在課堂上如何導入、如何舉例、如何處理教學重難點、如何提問及前后過渡、拓展總結等詳細記錄下來,在精心思考的基礎上,編寫教學設計。盡管如此,站上講臺的我依然忐忑不安、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講解得不到位或表述得不精準,學生會困惑聽不懂,也擔心自己被學生的提問卡殼,所以,備課到深夜十二點是初入職場的我工作的常態(tài)。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強有力地推動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進程,為了適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新要求,我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精心制作每一張幻燈片,科學設計每一張導學案,高效使用希沃白板,精益求精錄制微視頻,想方設法構建智慧課堂。我不斷地利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活動,奮力追趕著時代的步伐,有過寢食難安的焦慮,有過無從下手的彷徨,有過淋漓盡致展示的歡暢,也有過榮獲佳獎的喜悅。陜西省高考綜合改革從2022年秋季全面啟動,研究新高考,學習新教材,又開啟了我為教育事業(yè)奮斗的新征程。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蔽蚁脒@是成為一名合格教師的必經之路。

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和能力,最終目的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學生。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若想讓學生將課堂內容有效吸收,我想,充分了解學生既是前提也是必要,因此,上課時,我會認真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看他們怎么進行合作探究、展示評價、自主反思,并適時給予他們內容拓展和方法指導。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布置難度較大的任務,并提出較高的要求;對于執(zhí)行力弱的學生布置難度較小的任務,使學生人人都有獲得感。批改作業(yè)時,對問題較大的學生現(xiàn)場面批,精準指導,并給予恰當?shù)男睦硎鑼В瑥娀浞e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對于家庭經濟貧困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激勵其奮發(fā)圖強,砥礪前行。在對待“學困生”問題上,我一直都比較“倔強”,高三時期,有些學生學得特別吃力,甚至已經有了自我放棄的苗頭,可我仍然堅信,只要自己再努力幫他一把,他就可能重生希望,要知道,多考幾分也許就能上一個好點兒的學校,或者能選擇個自己喜歡的專業(yè)。

“絕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這是我內心深處永遠的執(zhí)著。為了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對他們的鼓勵,我經常自掏腰包買一些學習用品或者定制一些有紀念意義的獎品,用來獎勵考試名列前茅的“學科之星”、進步較大的“進步之星”、幫助同學答疑解惑的“互助之星”,讓他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到挑戰(zhàn)自我并超越自我的快樂,也更好地領悟“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有人說,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想這種愛絕不是對“學霸”的偏愛。教育是為了引導每一個學生向善向上,在未來的生活中能更有尊嚴并快樂地活著。每當收到曾經“學困生”的一張張感恩的明信片或者一個個祝福的短信時,我都會感受到教師職業(yè)是如此的崇高。當突然有一天,上小學的女兒興奮地對我說:“媽媽,我們美術老師是你的學生,她說她像你愛她一樣愛我!”頓時我的心被融化了,師生之情在我們彼此的心中默默生根發(fā)芽并不斷蔓延,我深感欣慰。記得《朗讀者》第三期有這樣一句話:“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永恒的選擇題。以至于到最后,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可能不在于我們的能力,而在于我們的選擇?!睂τ谖襾碚f,從選擇教師這一職業(yè)的那刻起,就是選擇了艱辛、付出和成就,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學生,我都希望他們能更好,同時,我也在付出和成就中,一次又一次地成長、完善和重塑自我。

20230509101748323-27-5463b.jpg

近三年來,新冠疫情給我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不少困擾,線下教學不得不多次轉為線上教學。對于大多數(shù)教師來說,網絡直播并非自身長項。面對線上教學的挑戰(zhàn),為提高網課實效,我自學視頻直播相關技能,研究素材編輯軟件,不斷學習“無限寶”“釘釘”“企業(yè)微信”“作業(yè)小程序”等新媒體技術并在網課中及時應用,確保了線上教學活動按時進行。每一節(jié)網課教學中我都會搜集、篩選、整合一些圖片、視頻、動漫、歌曲等媒體素材融入到網課教學中,這大大豐富了網課的呈現(xiàn)方式,提升了課堂效果。很快,我便成為受學生喜歡的網課教師。雖然辛勞,但也收獲滿滿。真可謂是“一路泥濘一路轍,一路繁華一路歌”?。?/p>

20230509101748323-14-52b4d.jpg

寒來暑往,春秋輪回。不經意間,我已韶華不再、鬢角落霜,但我教書育人的激情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少絲毫,培育學生的信念也從未動搖。目前,我所在的中學經上級部門評估,認為不具備開展“新高考”的辦學條件,已經停止招收高中生兩年了,縣教體局將前兩批帶畢業(yè)班的教師都分配至其他學校,我成了府谷縣第三中學高中教育事業(yè)的“守夢人”之一,等最后一屆高三學生畢業(yè)后,朝夕相處多年的同事們便將各奔東西,回想這么多年自己在這里的點點滴滴,心里真是萬般不舍,但我相信,人散心不散,自己這么多年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初心不會改變。在全國轟轟烈烈的高考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高中教師也應與時俱進,服務新時代的高中教育事業(yè),自覺迎接改革的新挑戰(zhàn),努力使自己成為幫助學生適應未來高考綜合改革的引路人,學生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的護航人。

一所學校有一所學校的使命,我所熱愛的府谷縣第三中學已經為府谷縣的高中教育事業(yè)作出了整整20年的貢獻。它曾是一群高中教師展示教學風采的舞臺,也是一個個學子走進大學的搖籃。我感恩這所學校對我的培養(yǎng),感謝它賦予我前進的力量。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無論將來被調配到哪個學校,我都將一如既往地愛崗敬業(yè),與時俱進,用自己的辛勤付出迎接自己教育事業(yè)上的峰回路轉,柳暗花明。

作者單位:陜西省府谷縣第三中學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