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全是圖畫而無文字的兒童教育圖書,非常適合學齡前的幼兒閱讀。繪本通過生動有趣的文字、精美的圖畫展現(xiàn)了幼兒視域中的奇特世界,潛在地開啟了幼兒的想象之旅。繪本既能為幼兒帶來閱讀樂趣與圖畫概念,又能促進幼兒積極參與知識的學習,是幼兒成長的良師益友。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恰當?shù)剡\用繪本教材不僅能夠助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還能夠為幼兒日后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chǔ)。

一、繪本在幼兒園應(yīng)用的優(yōu)勢

(一)繪本能夠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繪本的圖畫色彩鮮艷,故事內(nèi)容有趣。幼兒閱讀時會在大腦中形成各種想象,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他們的想象空間能夠不斷拓展,思想認知也能得到提高。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繪本擬人化的表現(xiàn)形式會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幼兒還能從中認識比較簡單的圖形。簡筆畫繪本就是很好的教材,教師可以利用其指導幼兒學習簡單畫,引導他們了解藝術(shù)之美,這樣既能夠促進幼兒思維的轉(zhuǎn)換,又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

(二)繪本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與掌握語言的關(guān)鍵期。在此期間,幼兒主要有二個任務(wù):一是把語言當作學習的對象,專門練習;二是以語言為工具,與他人進行溝通。繪本對幼兒語言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不僅會就繪本內(nèi)容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還會從中積累大量的素材。這樣,他們在與人交流時就能更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在閱讀《我媽媽》這一繪本時,幼兒不僅能夠從中認識很多漢字,還能夠借此說出自己對母親的印象。這種內(nèi)容豐富充實、生動有趣的閱讀活動能夠使幼兒產(chǎn)生情感共鳴,他們就能想說、會講、能講,大膽表達己見。

(三)繪本能夠促進幼兒個性化

幼兒的想象與其個性是相通的。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繪本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幫助,讓幼兒在閱讀中交流與學習。此外,繪本還能幫助幼兒正確判斷是與非,幼兒在繪本故事內(nèi)容的指引下學會了感知世界,感悟愛與希望。    

二、妙用繪本故事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巧用繪本,培養(yǎng)飲食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家長、幼兒三者共同堅持不懈的努力?,F(xiàn)代社會中導致幼兒形成不良飲食習慣的因素有很多,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幼兒、家長、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適合的繪本引導幼兒細心觀察不同食物的特點,這對于幼兒理解文本內(nèi)容及認識新鮮事物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使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一直是幼兒園的一個主要任務(wù),對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很多幼兒吃東西時都有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嚴重的挑食習慣,他們都喜歡吃自己愛吃的食物,正餐中的各種蔬菜卻使他們“難以下咽”,這是教師與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因此,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繪本,幫助幼兒建立科學的飲食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例如,繪本《弗朗西絲和面包抹果醬》講述了弗朗西絲非常喜歡吃面包抹果醬,其他食物她都不感興趣,于是媽媽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弗朗西絲每頓都吃她最喜歡的面包抹果醬,其他好吃的都讓妹妹吃。第一天,早餐吃雞蛋,媽媽會說:“早上吃一個雞蛋,一天都有勁兒?!蓖砩?,媽媽做了炸牛排,再配上扁豆和烤土豆,仍然給弗朗西絲準備了面包抹果醬。這時,她問道:“為什么我沒有牛排?”媽媽回答道:“你不是不喜歡嗎?”這時,弗朗西絲開始意識到面包抹果醬已經(jīng)不是她的最愛了,她想要嘗試其他食物。第二天晚上,當一家人在餐桌前吃番茄肉丸意大利面時,媽媽還是給弗朗西絲準備了面包抹果醬。弗朗西絲哭了起來:“我想嘗嘗番茄肉丸意大利面,可以嗎?”媽媽笑著說道:“我沒想到你會愛吃番茄肉丸意大利面?!贝撕螅ダ饰鹘z改掉了只吃面包抹果醬的挑食習慣。從弗朗西絲的媽媽行為中,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和幼兒講道理外,還必須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為幼兒提供一個合適的平臺,使其在主動探索中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通過閱讀繪本,幼兒不僅了解了多個食物,還產(chǎn)生了認識更多食物的欲望,這正是教師借助繪本向幼兒傳授健康飲食的目的,以故事精彩的內(nèi)容吸引幼兒關(guān)注,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二)挖掘繪本內(nèi)涵,培養(yǎng)交往習慣

好的繪本不僅是一個故事,它還隱藏著大量的教育元素。幼兒受年齡因素影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以我為中心,缺乏自主性、主動性等問題。此時,教師就要在日常工作中根據(jù)幼兒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繪本閱讀活動,通過閱讀使幼兒學會交流、分享與合作。

例如,繪本《我有友情要出租》講述的是大猩猩和小女孩之間的友情故事。一只大猩猩孤單寂寞,卻不知如何交朋友。于是它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這一來,不但有朋友陪著一起玩耍,而且還有錢賺,一舉兩得。剛巧,小女孩咪咪出現(xiàn)了,正好沒有玩伴,馬上租下大猩猩陪她玩,她們玩得很開心。接下來,咪咪每天都來租友情,也都先付了租金,就這樣她們慢慢地成了好朋友,一起玩游戲,一起講故事,越玩越開心。這天,大猩猩特地沒帶裝錢的小背包和計時用的沙漏,而是準備了好吃的餅干要和咪咪分享。誰知咪咪竟然搬走了,留給大猩猩難忘的回憶。后來,大猩猩又要出租友情了,不過這次它特意強調(diào)免費出租,代表它已經(jīng)了解了友情的真諦,即友情是不能用金錢買賣的。閱讀這一繪本時,教師可以先為幼兒設(shè)計一個關(guān)于交友的小話題,讓幼兒在繪本中尋找答案。幼兒發(fā)現(xiàn)主人公大猩猩的性格特別內(nèi)向、不善表達,但它特別希望自己能有朋友,卻不知道如何結(jié)交朋友,更不懂得如何與朋友交流。此時,它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友情出租”,這樣它就有了朋友還能賺到錢。但它慢慢地通過“出租自己”發(fā)現(xiàn),金錢是無法換來友情的,于是改變了交友方法。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咪咪走了,大猩猩的心情怎么樣?”幼兒各抒己見:“大猩猩一定很傷心”“大猩猩失去了咪咪很孤單”。教師接著問道:“沒有咪咪這個朋友,大猩猩該怎么辦?”這時,有幼兒說道:“它可以再找朋友,這樣就不會難過了。”還有的說道:“寫信給咪咪,繼續(xù)做朋友?!钡聦嵣?,現(xiàn)在很多孩子與故事中的大猩猩一樣,并非缺少玩伴,而是沒有邁出那一步的勇氣。現(xiàn)在很多家庭也與故事中大猩猩的家庭相似,父母為了生計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大猩猩出租的并非是朋友,而是那顆渴望交朋友的心。作者創(chuàng)作該繪本除了傳達真友情外,還希望幼兒能從中明白友誼的真諦,感受到朋友帶來的快樂,并主動邁出第一步與同伴交流,從而擁有良好的交往能力。

(三)角色對接,培養(yǎng)鍛煉習慣

鍛煉對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既能增強幼兒的身體機能,又能保障幼兒健康的成長。對小班幼兒而言,繪本大多是角色游戲,表演活動諸多。此時,教師要根據(jù)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通過表情、動作等方式為幼兒介紹繪本內(nèi)容,以此促進幼兒身體機能的有效發(fā)展。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幼兒很快就掌握了鍛煉的技巧與方法,形成了積極的鍛煉意識,養(yǎng)成了喜歡運動的好習慣。

例如,在閱讀《蝴蝶找花》這個簡短有趣的故事時,教師可先用三只蝴蝶到公園找花來引題,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再通過生動、形象的ppt吸引幼兒,使其能夠安靜地傾聽故事,并嘗試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此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進一步引導幼兒感知色彩,幫助幼兒認識紅、黃、藍等顏色?!逗一ā芬彩且粋€音樂游戲活動,屬于主題音樂游戲,其有情節(jié),有角色,對幼兒根據(jù)游戲中的角色完成相應(yīng)的動作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可以按照角色扮演的方式,將幼兒兩兩分成一組,給他們紅、黃兩種顏色的頭飾和紙條,再配備兩張紅、黃顏色的椅子。每組幼兒一個扮演蝴蝶,另一個扮演花朵,讓他們在音樂中歌唱、跳舞,或以小碎步的形式進行律動。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這些“小蝴蝶”戴著裝飾飛來飛去,尋找自己喜歡的紙條“花朵”。音樂停止時,“小蝴蝶”便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花朵”。在不斷的“飛舞”中,幼兒的走、跑、跳等基本動作更加自如,他們更加喜歡參與活動,動作靈敏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運動興趣更加高漲。

(四)激發(fā)閱讀興趣, 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求知的源泉。幼兒對喜歡的事情注意力非常集中,參與的積極性十分高漲。因此,教師要從培養(yǎng)幼兒閱讀興趣出發(fā),根據(jù)幼兒的知識水平和發(fā)展特征恰當?shù)剡x擇繪本,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閱讀活動,使幼兒在閱讀中獲得快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常常會被繪本精致的畫面所吸引,很從頭到尾都仔細閱讀。所以,教師要教給幼兒有序閱讀的方法,讓幼兒用右手拇指和食指輕輕掐住書頁的右上角,一頁一頁地翻。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觀察力,還能夠加強幼兒對數(shù)字的理解。例如,繪本《三只小豬的真實故事》是一個與我們以前聽到的三只小豬的故事完全不同的故事,繪本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徹底顛覆了讀者對狼與小豬的認知,令人耳目一新。三只小豬長大了,要脫離母親獨自生存,但它們不知道的是,大森林里的大灰狼早已對它們垂涎三尺了。豬老大蓋了一座稻草房子,豬老二蓋了一座木頭房子,豬老三比較聰明,蓋了一座磚瓦房。大灰狼到了豬老大家門前,一口氣就將稻草屋子吹走了,吃掉了豬老大;到了豬老二家門口,直接將它的木頭屋子撞翻了,吃掉了豬老二;到了豬老三家門口時,大灰狼使用前面的方法都沒能損壞磚瓦房。這時,大灰狼看到煙囪,就從煙囪爬了進去,結(jié)果卻掉到了豬老三熱氣騰騰的大鍋里,被警察給抓走了……講到第一只小豬死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幼兒設(shè)想:“如果你是大灰狼,會吃掉小豬嗎?”大部分幼兒認為大灰狼是壞蛋,不應(yīng)該吃掉小豬,他們很難從大灰狼的角度分析。隨著故事的推進,幼兒發(fā)現(xiàn)小豬出現(xiàn)了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這時,一部分幼兒開始向大灰狼不是壞蛋傾斜。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大灰狼日報”“小豬日報”,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大灰狼和小豬的不同看法。幼兒各持己見,教師可以順勢拓展內(nèi)容,組織幼兒開展辯論賽,讓其站在不同的立場,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雖然幼兒的語言表達不是很完善,觀點不清晰,但繪本閱讀教學是成功的,幼兒從中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分辨善、惡、美、丑,提升了語言組織能力、看圖識圖能力與思辨能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五)通過故事意境渲染,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愛他人的習慣

優(yōu)秀的繪本以其生動活潑的語言和趣味十足的圖畫深得幼兒喜歡。繪本語言簡單,圖畫鮮明,蘊含著深厚的哲理,既能夠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又能夠給幼兒帶來獨特的情感體驗與藝術(shù)熏染。

良好行為習慣包括很多種,而關(guān)愛他人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關(guān)愛他人是一種很自然的行為,只有在互相關(guān)愛與互相扶持中,人們才能收獲滿滿的幸福,這是每個幼兒都應(yīng)該學習與擁有的。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穿插繪本故事,讓幼兒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學習與模仿人物角色。例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講述了小兔子在臨睡前想讓大兔子猜猜它有多愛它,于是把手臂大大地張開道:“這么這么多!”大兔子回應(yīng)道:“我愛你也有這么這么多!”可是大兔子張開的手臂要比小兔子的長,于是小兔子把手舉得高高的,“我舉得有多高,我就多愛你。”大兔子說道:“我舉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毙⊥米右豢矗窒氲健拔覑勰銖念^一直到腳趾!”,可是大兔子還是比它多。接著小兔子跳上跳下地說道:“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就這樣,它們一直在比誰愛對方更多一些。當小兔子困得想不出來表達方式時,它看向夜空說道:“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大兔子親親小兔子說道:“哦,這真是很遠,非常非常遠?!毙⊥米铀?,大兔子說道:“我愛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從月亮上回到這里。”故事中的小兔子雖然年齡小,但它總是想盡辦法表達對大兔子的愛,它用自己的聰明可愛帶給大兔子很多快樂,同時也獲得了大兔子更多的愛。因此,教師可以針對“愛”這一主題,對繪本進行拓展與延伸,讓幼兒大膽地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情感,用各種方式表達“愛”,如向爸爸媽媽表達愛意:“我愛你”“辛苦了”;或朋友之間“手拉手”,分享自己的玩具與美食;或得到他人幫助時要說“謝謝”。通過閱讀繪本,幼兒認識了“愛”,且學會了表達愛與付出愛,養(yǎng)成了善良、誠實、自信等優(yōu)秀品格。

綜上所述,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yīng)把握好培養(yǎng)幼兒優(yōu)良品質(zhì)與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chǔ)。繪本能夠有效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對幼兒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要選擇合適的繪本,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幼兒熱愛閱讀的好習慣。

作者單位   甘肅省天水市實驗幼兒園

責任編輯:張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