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縣:繽紛暑假生活多姿 特色作業(yè)提升素養(yǎng)
發(fā)布時間:2023-08-11 17:00:45 來源:永壽縣教育局
為了使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且有意義的暑假,2023年暑假伊始,永壽縣各中小學校相繼制定了切合實際的假期活動方案或安排意見,通過體育、藝術、戶外拓展和勞動實踐等特色作業(yè),引導學生與家長科學、合理地安排假期生活,讓暑假成為培養(yǎng)學生興趣、塑造優(yōu)良品格、提升綜合素養(yǎng)的有利契機。
“五育”并舉的特色作業(yè)單
蟬鳴荷香,盛夏日長。各中小學校為學生精心設計了涵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的暑假特色作業(yè)單。
一是德育為先,啟智踐行。引導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同看一部電影、親子同運動同旅行等活動,不斷增進親子關系,融洽家庭氛圍。要求學生至少觀看一部愛國影片、讀一本英雄人物書籍、學唱一首經典紅歌,鼓勵學生通過學習了解黨史、設計紅色黨史手抄報,學習英雄先輩們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從中汲取力量與智慧,進一步增強愛黨愛國情懷。
二是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鼓勵學生與家長共同制定作息時間表,有計劃地完成暑假作業(yè),提前預習下學期課程內容;每天堅持收看新聞聯播,記錄有價值的新聞,配以合適的圖畫制作成新聞記錄本,培養(yǎng)學生關心重視國計民生,了解社會發(fā)展的習慣;分年級推薦讀書閱讀目錄,開展親子閱讀、制作創(chuàng)意小書簽、記錄閱讀心得隨感等活動,在閱讀中增長知識,厚積薄發(fā);引導學生自主制作小型生態(tài)系統、進行生活中的化學反應實驗、種子生長記等科學實驗探索,感受自然與科學的神奇。
三是體藝培養(yǎng),潤心修身。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體育鍛煉計劃,堅持運動打卡,把“每天鍛煉1小時”的健康理念延伸到家庭。發(fā)揮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的校外培訓主陣地作用,開設鋼琴、古箏、書法、素描、跆拳道、演講與口才等8類30個非學科類興趣班,為600多名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藝體特長培育服務,既為在校學習提供了有效銜接和補充,又為學生五育并舉發(fā)展搭建了規(guī)范的平臺,在減輕家長和學生校外培訓負擔與理性、健康的興趣特長培育方面實現了有機統一。
四是社會實踐,歷練成長。鼓勵學生結合實際設計研學攻略或旅游線路,拍攝影像、撰寫游記;分年級制定家務勞動建議清單,要求學生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學會幾種勞動技能,體驗勞動樂趣,感受父母辛勞。通過尋訪老照片,聽老人講故事等形式感受家鄉(xiāng)小康路,體會家鄉(xiāng)巨變背后的奮斗精神。
齊抓共管的安全屏障
全縣建立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通過放假前的學校安全教育,假期網上安全提示、暑期大家訪、安全回訪、安全排查等形式就防溺水、防中毒、防中暑、防意外傷害、交通安全、網絡安全、消防安全、用電用氣安全、食品安全、傳染病防控等各方面持續(xù)進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共筑暑假安全屏障,讓孩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健康、快樂地享受暑假生活。
“五育”共建促成長,不負暑期好時光。暑假是學生回歸家庭、融入社會、親近自然的有利時機。落實“雙減”政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孩子營造安全、健康、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作為教育主陣地,永壽將落實政策、發(fā)揮優(yōu)勢、打造特色,讓教育回歸本真,建立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新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