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作者:■文/郭 琳
發(fā)布時間:2023-09-19 11:20:14 來源:陜西教育·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雖然為語文課堂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是現(xiàn)實中也存在一些運用不當?shù)膯栴}。只有恰當利用多媒體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師資源共享,進而給教學帶來積極影響。因此,教師應客觀認識和合理運用多媒體,然后合理安排課件內(nèi)容,努力做到課件數(shù)量適當,課件背景圖像選擇符合教學需求,動畫設計新穎直觀,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注意將多媒體與板書相結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注意多媒體在課文導入、重難點突破、知識拓展延伸、結課等環(huán)節(jié)的使用,以使語文教學充滿活力與生機。
一、多媒體對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
(一)多媒體的恰當運用對課堂教學的積極影響
一是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fā)一個人學習的動力。對學生而言,有趣生動的課堂則可以使學習不再枯燥乏味,使知識不再呆板生硬,學生求知欲望增加。多媒體教學可以很便捷地拓展課程資源,在課堂向?qū)W生提供大量的素材,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與作者、文本間的對話,進而產(chǎn)生心靈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從而促使學生在更深、更廣的層面領悟文本的意義。因此,教師便可以借用多媒體形式豐富多樣這一特點,通過色彩分明的文字、生動的圖像、有趣的視頻和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是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效率。相較于小學而言,初中的學習內(nèi)容有了大幅增加,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學生壓力,提高他們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還可以有效增加課堂知識容量,比如教師通過多媒體將要教的知識迅速展示在學生面前,節(jié)省了自己的板書時間,這同時也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知識拓展,完成課本知識的教學后,教師還可以補充課外的但對學生之后的學習非常有幫助的知識。
三是有利于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將自己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上傳,豐富網(wǎng)絡教育資源庫,其他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參考資源庫中的課件,吸收里面的精華,汲取不同的見解,不斷完善自己的多媒體課件,并且在整合的過程中還可以學習優(yōu)秀課件的設計排版,提高自己制作多媒體課件的能力。正是因為多媒體技術擁有即時性和強大的分享性等特點,能夠幫助教師之間溝通交流,通過共享,使優(yōu)秀的教育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多媒體的不當運用對課堂教學的消極影響
一是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語文教學是一個特殊的認知過程,也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教學重在鼓勵學生抒發(fā)自己對事物的感受。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見解會存在不同的意見,而語文教學恰恰重在培養(yǎng)個體的思維和判斷,而多媒體的呈現(xiàn)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是由于多媒體課件上的內(nèi)容都是由教師在課前提前制作設計好的,其中對某些問題教師可能會事先準備一個固定答案。但在課堂上,對那些開放性較強的問題,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是比較活躍的,在面對這類問題時很容易給出自己獨特的見解,但提前設置了標準答案,教師就會盡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尋找這個標準化答案,而教師引導過程中不自覺地禁錮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即學生在思考問題時教師的引導會變成一個無形的框架,限制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喪失了獨立思考。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一種固化的思維模式,學生的思維也將變成教師思想的跑馬場。
二是不利于教師的課堂掌控。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多媒體只能作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手段之一。但在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部分教師不能辯證地看待多媒體技術而走向極端化。這種極端化表現(xiàn)在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不論課堂教學內(nèi)容是什么、課堂環(huán)節(jié)怎樣安排設計,都統(tǒng)統(tǒng)離不開多媒體,甚至出現(xiàn)了一旦課件不能正常使用便無法上課的情況。這部分教師往往是把多媒體這種課堂教學輔助手段看成是課堂教學的必備。所有的知識點、教學安排等都緊緊圍繞著多媒體課件展開,傳統(tǒng)的板書授課完全棄之腦后。同時,多媒體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教師課堂上的表現(xiàn)力和臨場發(fā)揮,提前安排好的多媒體課件播放次序也使得課堂教學過程程式化、固定化,嚴重影響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三是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語文課堂不僅是知識的傳遞場所,還是師生情感交流的平臺。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闡述自己的觀點,進而引導學生勇敢表明自己的看法,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能使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展現(xiàn)出自身的品格修養(yǎng),在潛移默化之中熏陶和感染學生。然而多媒體技術的過多介入,導致課堂不再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而是變成了教師、學生、多媒體課件的多重互動。如果教師能夠合理運用多媒體,把它看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輔助手段,同時能很好地把控課堂節(jié)奏,注重師生互動,教學效果和教學質(zhì)量會得到很好保證。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平衡它們之間的關系,或者忙于操作課件而減少與學生間的互動,同時自己闡述見解時也僅僅是圍繞課件內(nèi)容,不過多地展開和發(fā)散,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多媒體時,也會忽略與老師及同學間的互動。
四是不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教師間的資源共享,但同時也會滋長部分教師的惰性心理。當網(wǎng)上可以隨時隨地查到各類現(xiàn)成的多媒體課件時,部分教師為圖方便,直接把網(wǎng)上的多媒體課件搬到自己的課堂為己所用,由于事先沒有對課件進行認真鉆研,又怎能豐富自己的教學?并且網(wǎng)上直接下載的課件資源,很有可能和學生的學情是不相符的,不僅不能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nèi)容,反而還會影響教學效果,不利于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甚至會制約自身的成長。
二、語文課堂中多媒體的有效運用
(一)課件數(shù)量力求精簡
多媒體課件在教學設計中在精不在多。教師在設計安排多媒體課件時應結合自己的教學計劃,適當?shù)匕才耪n件數(shù)量。如果課件數(shù)量過多,那么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就成了播放員,并且會使學生疲倦,不利于學生學習。因此,課件數(shù)量一定不要過多,力求能夠通過最精簡的版面來清晰合理地突出教學內(nèi)容。如教師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可以根據(jù)教學需求將有必要在課件中展示出來的內(nèi)容安排進去即可,不必將所有內(nèi)容都展示一遍。同時課件的版面設計要力求簡約,不需要有過多修飾,將內(nèi)容有機融入,充分利用課件,在內(nèi)容“精”的基礎上達到版面“簡”的效果。
(二)課件背景圖像符合教學需求
在教學設計中如果教師采用多媒體,一般情況下課件背景是貫穿整個課堂的。因此,在選擇課件背景時,教師應多考慮以下方面:首先,背景圖片不能過于艷麗,否則易分散學生注意力;其次,背景圖案不能遮蓋住課件上的教學內(nèi)容;再次,背景圖片的選定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最后,選擇的背景圖片應與授課內(nèi)容有機契合,制作精美簡約的同時,還能夠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意上發(fā)揮作用。在設計古詩文一類文章的課件時,背景圖片可以選擇具有典雅古韻風格的圖片,最好是能夠直接展現(xiàn)出古詩文中所描繪的畫面的,這樣便于學生通過背景圖片直接感知文意。如設計《桃花源記》課件時可以選擇具有古韻風格的圖片;在設計建筑類說明文的課件時,可以選用建筑的照片或與建筑有關的主題背景,如設計《蘇州園林》課件時可以直接以園林的圖片為背景,按照園林建筑的不同搭配相應的圖片;在設計寫景散文的課件時,可以選用優(yōu)美的景色為背景。如設計《濟南的冬天》課件時可以將濟南冬天的雪景作為課件背景圖片。
(三)合理添加動畫和音效
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可以適當改變課件播放時的效果,以使課件不至于呆板,有趣的動畫還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添加的動畫也不宜過多。此外,教師在制作課件時還可以加入音效,如展示重點知識時可以在翻頁時加入音效,一是提醒學生這是本堂課的重點知識,二是通過獨特的音效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但在加入音效時一定要注意音效的選擇,選擇的音效不能過于尖銳刺耳,否則將可能成為課堂中的“噪音”,影響課堂氣氛,音效時間過長也會對教學效果造成不好的影響,并且會占用課堂時間。因此,應選擇較為柔和且簡短的音效,既起到提醒的作用,又不會過于突兀。
(四)課件內(nèi)容與板書合理結合
多媒體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也不能忽略傳統(tǒng)板書。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階段,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需要,將一部分知識通過課件展示出來,而另外一部分知識則可直接設計在板書中。當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將多媒體與板書合理結合,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考慮到多媒體高效的特點,而傳統(tǒng)板書需要教師當堂書寫,可能會耽誤部分時間,因此建議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全面展示知識,而在板書中可以挑選重要的部分進行強調(diào),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又能突出重點,加強學生記憶。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正視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端正自己的多媒體運用態(tài)度,肯定多媒體對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幫助,肯定其在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擴充課堂知識容量、提高學生興趣、有利于教師之間的資源共享等方面做出的貢獻,但同時也必須認識到多媒體如果運用不合理所帶來的弊端。因此,為了讓作為課堂教學輔助手段的多媒體能更好地服務課堂和學生,教師必須找到正確而合理的使用方法,制訂科學的使用方法,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現(xiàn)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展現(xiàn)魅力和風采。
作者單位 陜西省三原縣陵前鎮(zhèn)初級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