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
作者:韓雨杉
發(fā)布時間:2024-07-23 11:26:00 來源:陜西教育·高教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內容,其目標之一是如何提高廣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當前,盡管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高職院??蓱梅e極心理學理念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概述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分析了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應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必要性,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并進行了嘗試,以期為提高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供可行性借鑒。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高職 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實踐
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當?shù)亟洕ㄔO和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在高職院校求學期間,既是學生學習技能型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其心理快速成長且逐漸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部分學生因接觸社會少、心智不成熟,面臨學業(yè)壓力、自理壓力、經濟壓力、就業(yè)壓力時,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容易陷入自我矛盾和沖突中,有時甚至出現(xiàn)了易怒、抑郁、焦慮、失眠等癥狀。對此,需要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順利度過迷茫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習習慣。有的學校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影響,僅注重專業(yè)教育,提高學生的技能,而對心理健康教育不夠重視,導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較差。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以建筑與測繪工程專業(yè)學生為例,探索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應用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以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及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質量。
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狀
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開展多年,形成了以心理咨詢和心理訪談為主的治療方法,且初見成效。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又面臨新的問題。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使大學生在學業(yè)、就業(yè)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另外,傳統(tǒng)價值觀與現(xiàn)代文化的沖突、個人發(fā)展與社會期待的差異,也給學生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巨大影響。
部分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未跟上時代的腳步,過于重視技能教育,而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思政教育與職業(yè)素養(yǎng)培養(yǎng)、職業(yè)觀念引導結合不緊密;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落實不足,未能從實際出發(fā),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精準評估;第三,師生溝通交流較少,致使心理健康流于形式;第四,專業(yè)教師配備不足,師資力量薄弱,整體拉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質量。當前,受教學內容供求關系失衡、教學師資能力結構失調、師生互動失效及教學評價效果反饋失真等因素影響,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不夠完善。筆者認為,可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于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以更好地解決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高職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必要性
急速的經濟社會轉型與網絡化成長經歷的疊加,使得高職生的生活世界總是充滿現(xiàn)實與虛擬的交織,擁有迥異于傳統(tǒng)模式的生命體驗和社會化認知。部分學生還未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偏向個人化、人生觀偏向享樂化、價值觀偏向實用化,自我約束力較差,思想行為較自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高職學生性格上的鮮明特點是: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但對網絡過度依賴;喜歡追求張揚的個性,心理卻較脆弱。部分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多采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忽略了學生的特點,導致教育效果不明顯。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tǒng)心理學的新興科學,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人的積極心理品質。該理念為指導學生中長期發(fā)展、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提供了理論依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重視研究各種積極的情感體驗,發(fā)掘人性中較為“積極”的一面。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積極的心理品質和體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應對挑戰(zhàn)和壓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幸福感和滿足感。
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可為學生創(chuàng)建自由成長的環(huán)境,營造積極的教育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中的“愛”“勇氣”“創(chuàng)新”“理想”等因子,可讓學生感受到“幸?!焙汀皭邸?,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策略
1.利用積極心理學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在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可用積極心理學蘊含的“積極向上”理念為學生營造陽光、積極的氛圍,并借鑒相關教學案例,指導學生解決心理問題。
《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要求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即做好“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體強心”“以美潤心”“以勞健心”五項任務,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德育思政工作全過程,融入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和學生成長各環(huán)節(jié),納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樱瑯淞⒄_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積極心理學關注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從優(yōu)點角度思考問題,認為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而且這些優(yōu)點是可以被發(fā)掘、提升和利用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給予學生鼓勵,通過各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情感,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2.利用積極心理學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
以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學校堅信積極的環(huán)境能改變人,秉持“改變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品質”的育人理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教育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豐富的活動中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積累情感體驗,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確定自己的人生坐標。教師從多角度積極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學生心理健康的“潛能”,以新視角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品質,讓其充分認識和理解自身的心理與行為,形成正確的“三觀”。
例如,為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發(fā)展,學校會定期舉辦“宿舍藝術節(jié)”,倡導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將積極心理學中具有思想性、知識性、文化性的內容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尋找素材、親自動手等,鍛煉、充實、陶冶學生的情操,以達到用積極心理學理念育人的效果。
此外,學校還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積極”矯治工作,便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更明確,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和實踐性。
3.以“積極”認知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1)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滲透“積極”理念
高職學校應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置于同一高度,以積極心理學理念引導學生。如教師可有計劃地開展心理訓練、情境設計、角色扮演、游戲輔導、心理知識講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因子,讓學生在活動課或專題講座中學到心理健康科學小常識和一些心理保健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心理修養(yǎng),幫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可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具體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學校應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小檔案、開設心理咨詢室(或心理輔導室),切合實際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增強積極心理,掃除成長途中的心理障礙和煩惱。另外,學校還應開通“家—校”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充分調動家庭和社會的力量,創(chuàng)建符合學生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全面激活“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親子互動”,讓積極心理學理念在教育實踐中彰顯“理論指導實踐”的優(yōu)勢,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家庭更全面地了解學生。
(2)在思政大課堂中融入“積極”理念
針對高職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發(fā)展變化,學校應差異化地開展思政大課堂教學,剖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經常遇到的問題,用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教師科學評估學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盡早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第一,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積極、強大的內心作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起始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育進度,再付諸具體的教學實踐。為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有序運行,高職院校應在常規(guī)課程之外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開設頻度,并豐富教育方式。例如,在思政大課堂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理論,以案例教學的方式將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分角色飾演心理話劇中的人物,大幅度激發(fā)學生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積極性。
第二,以“五育并舉”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全面配合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扎扎實實地為學生、教師和家長服務,使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更佳的效果。如學??赊k《心理校報》,以報紙為載體,在學生中進行心理健康、道德建設等方面的知識宣傳;成立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中心,聘請校外專家教授對學生進行心理講座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專業(yè)輔導和幫助。在班級選舉心理委員,讓其成為學生心理動態(tài)的觀察者以及師生情感溝通交流的橋梁。班級心理委員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思想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僅可以幫助教師維護全班學生的心理健康,還可以在班級開展心理素質拓展活動。
第三,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為了更好地解決心理健康教育中信息溝通不足的問題,學校特開通了微信平臺,以微信公眾號作為宣傳心理健康的“新發(fā)地”,經常向學生講述“積極心理學”的實踐案例,發(fā)布心理健康建設方面的積極內容,在輿論層面為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添磚加瓦。考慮到當下教師面臨的心理素養(yǎng)不足等問題,將壯大“師資隊伍”與“教師減壓放松活動”等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工作效率。
第四,以豐富的活動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滲入教育教學活動。學??赏ㄟ^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積極生活、科學學習、健康成長。例如,借助開展瑜伽活動、舉辦“幸福沙龍”、在畢業(yè)季啟動畢業(yè)生考前焦慮干預方案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動都有助于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提升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
(3)在教學全過程中滲透“積極”理念
在專業(yè)建設中,學校除了要落實和貫徹“積極造福社會”的健康心理理念外,還應強調學科滲透、科學施教相結合,制訂適合本校學生發(fā)展的心理健康學期計劃。學校要明確積極心理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節(jié)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其形成“積極回報社會”的心理的作用,引導學生充分激發(fā)自身“學以致用”的潛能。
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可通過積極心理學理念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提高學生的理論功底,為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奠定理論基礎。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發(fā)生心理問題的機理,挖掘其解決問題的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自適功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例如,借鑒積極心理學中的發(fā)展性、預防性、治療性知識,讓學生在應對心理問題時具備“判斷性思維”能力,沉著冷靜地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為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認知度,以積極心理學的“激發(fā)性”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未來崗位有更清晰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的意志。在需求動機上,要收集能陶冶學生情操、契合其發(fā)展目標的“積極”內容,讓學生更正確地認識自我、科學地發(fā)展自我,進而達到完善自我的效果。
高職學生的就業(yè)熱情較高,在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中,教師應將“積極”的教育理念與學生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意志訓練、擇業(yè)指導等相關聯(lián),讓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應用有據可循。
(4)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
高質量的心理健康教學工作,離不開心理健康教師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由此,學校應強化教師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通過定期舉辦培訓會夯實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加大實踐教學考核力度,促使教師提出各種靈活可行的應對策略,以適時應對突發(fā)狀況。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積極尋找學生的“共性問題”,以此為出發(fā)點重新規(guī)劃教學方案,為教育注入新活力。另外,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學會從體驗中自我調節(jié),以避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歸宿,重視“問題學生”的心理矯正,幫助學生有效改善學習障礙、考試焦慮等不良心理。
學校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成立心理服務中心,將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到人。學??善刚埿睦硇l(wèi)生專家、政治教師或輔導員等“加盟”心理服務中心,專門設立心理健康“專家號”,或組織智能化“非面對面”“匿名”交流等活動,既能保護學生隱私,又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積極心理學理念付諸實踐的兩點嘗試
1.“推陳出新”理念的應用
應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中的“推陳出新”元素,突破思維定式,讓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預期效果。
一則,構筑社會、家庭和高職院?!叭灰惑w”的聯(lián)動系統(tǒng),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讓教育彰顯“創(chuàng)新性”。例如,在建筑與測繪工程專業(yè)教學中,教師要探討多元的“積極教育”方法,讓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科大課堂”與專業(yè)建設整體融為一體,滿足學生的心理輔導咨詢需求。
二則,教師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促進學生心理生活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結合起來,以達到優(yōu)化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效果。
三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積極心理學的“健康課堂教學評價機制”,適時、積極地評價和解釋教學中存在不良現(xiàn)象的原因,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為教育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以班集體為理論實踐結合部,創(chuàng)建適宜的“心理健康教育顧客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實效。
四則,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與校園文化建設相關聯(lián),共創(chuàng)“家、校、社”積極教育聯(lián)動機制,為學生優(yōu)化積極生活的環(huán)境,發(fā)布有利于滋養(yǎng)心理健康的教育內容,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例如,以“積極的心理”引導學生,讓學生正視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收獲成功,獲得幸福。教師要借助心理健康課的“積極陽光”理念,指導學生正確對待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獲得更佳的情感體驗和問題解決的方法。
2.“辭舊迎新”理念的應用
當前,加大學生思想教育力度的呼聲越來越大,一方面關系著學生的思想與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健康的身心也是學生進入社會的重要標準。對此,高職院校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思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為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品學兼優(yōu)、思想端正、職業(yè)素養(yǎng)優(yōu)秀的學子奠定基礎。
教師可借鑒體驗式教學,讓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活動體驗,達到知、情、信、行相統(tǒng)一的教育效果,這是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高效課堂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培養(yǎng)訴求,通過構建校企協(xié)同、產教融合的全新職業(yè)教育體系,完善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培養(yǎng)體系,使高職院校教育體系從傳統(tǒng)的單一授課模式向協(xié)同育人體系全面升級。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職院校要強化積極心理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力度,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規(guī)范化、持久化、科學化。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和人才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的大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要構筑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讓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
結 語
經實踐證明,將積極心理學理念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教育效果。在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滲透積極心理學的“積極性”“推陳出新”“辭舊迎新”等重要理念,可提升心理教育育人功能,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助力大學生健康成長,為有效干預心理危機提供了改革依據。
參考文獻:
[1]張咪咪.論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職生心理危機與干預策略[J].繼續(xù)教育研究,2021(11):59-61.
[2]程小紅.網絡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20(16):85-88.
[3]郭薇.高職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及應對策略——評《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輔導員手冊》[J].中國高??萍迹?020(10):98.
[4]劉惠娟,黃強.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J].教育與職業(yè),2021(9):99-103.
[5]王東平.新時代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12):11-13.
[6]李永國.論高職鑄造專業(yè)思政課程實踐要素表征及對學生發(fā)展的影響[J].特種鑄造及有色合金,2022,42(1):143-144.
[7]劉小琴,閔靚.應用體驗式教學創(chuàng)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高效課堂的策略[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21(2):29-32.
[8]楊金石,張寶忠.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21(17):59-61.
(韓雨杉:陜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