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訪大學新生認同青春因奮斗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作者:杜園春 覃纓淇
發(fā)布時間:2024-09-05 17:40: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等你考上大學就能玩兒了”“上了大學就沒人管你了”“都考上大學了還努力啥”……在有的人眼中,上了大學,刻苦拼搏就成了過去時,“好日子”就來了。也有人覺得,大學時期奮斗正當時。這屆大學新生對此怎么看?
日前,記者聯(lián)合問卷網(wǎng)(wenjuan.com),對1333名2024級大學新生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9.8%的受訪新生認同青春因奮斗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56.9%的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
56.9%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
吉林大學行政法學院的大一新生胡智先,讀的是人文社科類專業(yè)。在胡智先的心中,大學是神圣的,能學到很多令人終身受益的知識,也有益于一個人涵養(yǎng)氣質(zhì)?!坝械拇髮W生覺得上了大學就可以放縱了,在我看來恰恰相反?!彼f,大學是一個人求學的最高學府,既能加強一個學生的“硬實力”,也會賦予其“軟實力”,所以更需要努力?!凹蠼o人的印象是質(zhì)樸純粹的,浸潤其中會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深深地打上‘吉大人’的烙印。這就是學校賦予我們的‘軟實力’和財富?!?/p>
“期待自己能快樂地度過大學的4年時光,在學術(shù)上取得一些小成就?!焙窍日f,到離家3000公里外的他鄉(xiāng)求學,遠離親人,這是一個不小的決定,“希望4年之后,我不會后悔今時今日的選擇?!?/p>
首都師范大學2024級的大一新生薛冰說,她期待能在大學擁有更開闊的眼界?!按髮W是邁向人生更高層次的階梯,它比高中更加強調(diào)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的自學自律能力也有更高要求。我希望在大學里能抓住更多機會去發(fā)展多元的自己,實現(xiàn)個人能力的突破。”
這屆大學新生是如何看待“大學”的?56.9%的受訪新生直言更加自律自省才能有更多自由,56.8%的受訪新生認為是人生走向的重要分水嶺,當厚積而薄發(fā),51.6%的受訪新生認為會經(jīng)歷稚嫩到成熟、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50.1%的受訪新生認為大學仍需努力,得過且過成不了“金子”,36.3%的受訪新生感慨終于脫離枯燥的學習生活,要盡情享受豐富生活。
此外,還有19.1%的受訪新生認為學校水平已決定未來起點,努不努力區(qū)別不大,6.0%的受訪新生表示進了大學基本都能畢業(yè),學習差不多就行了。
胡智先說,應試環(huán)境下備戰(zhàn)高考,一些人難免將大學過于理想化,覺得考上大學一切就會變得美好,也不用努力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拔艺J為進入大學本身也是成長的過程,能讓大家打破不切實際的幻想,清醒地認識到大學不是努力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p>
“過去總說‘一考定終身’,上了大學就決定了一個人的未來職業(yè)和發(fā)展。但如今延伸教育很發(fā)達,只要努力,就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可能?!?nbsp;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副院長李立國舉例說,“如果對學?;?qū)I(yè)不滿意,就能通過未來的延伸學習去改變,也能夠在未來就業(yè)時找到更適合的工作崗位?!?/p>
他還補充,大學生除了學習專業(yè)知識,還需要發(fā)展多種能力,包括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這些都能為一生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叭绻еM入大學就是進入了保險箱,不用努力’的態(tài)度,浪費了大學的光陰,錯過了發(fā)展各種能力的寶貴時期,就太可惜了?!?/p>
“奮斗才能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奮斗出來的”
“奮斗才能擁有更精彩的人生,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在薛冰眼中,大學只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個階段,正是需要抖擻精神奮進拼搏的時期,“一個人整體的精氣神應該是向上的?!毖ΡX得,每個人都會有疲倦期,這是必然的,就像彈簧,不可能一直繃著不松懈,否則總會有失去彈力的那一天。但擁有奮斗的底色,能夠讓一個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能以更積極、更快的方式去消解,激勵著自己繼續(xù)前進,充滿動力。
調(diào)查中,89.8%的受訪新生認同青春因奮斗而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
“大學是讓知識落地、生根、發(fā)芽的地方。如果能將學到的知識更好地與實際結(jié)合,會有助于找到更好的實習機會,也會有助于在畢業(yè)時找到更好的工作。”在薛冰眼中,讀書始終是一個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從個體來講,讀書能讓人的視野更開闊,思想更有深度;從國家社會發(fā)展來說,人們不讀書社會進步的腳步就會放緩,不會有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她以自己為例,“我初中時就不是一個愛讀書的學生,成績差。但進入高中后,我意識到應該認真學習,成績進步很快,最終也考進了自己心儀的高校。我期待遇到許多有趣和優(yōu)秀的人。”
胡智先非常贊同“讀書改變命運”的觀點,但他覺得不能太絕對地看待這個問題,“并不是說讀了書就一定上青云,但不讀書能變得更好的機會只會更少”。他說,讀了書仍然會面臨許多挑戰(zhàn),要付出許多辛苦,“這本就是人生啊”。對于現(xiàn)在有的人崇尚“讀書無用論”,覺得大學生越來越多,讀了書也不見得能找到什么好工作的言論,胡智先認為,“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讀書能提高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綜合能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人,使他變得更好?!?/p>
陳晚雪是一所二本院校的大一新生,學的是藝術(shù)與科技專業(yè)。她坦言,自己的學校實力不是很強,這讓自己更深切地意識到,大學里更要加強專業(yè)學習,掌握專業(yè)本領(lǐng),提升自身能力。
調(diào)查中,91.6%的受訪新生相信“讀書改變命運”。
讀書到底能不能改變命運?李立國認為,這取決于怎么讀書、讀什么樣的書、怎么學習和運用知識。“讀書不能讀死書,既要學專業(yè)知識,也要努力參加社會實踐,提高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p>
受訪新生中,普通本科院校的占77.7%,高職(??疲┰盒5恼?8.8%,其他的占3.5%。其中,男生占51.5%,女生占48.5%。
(應受訪者要求,薛冰、胡智先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