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舉提素養(yǎng) 融合育人促發(fā)展
作者:張文梅
發(fā)布時間:2025-03-18 15:05:13 來源:陜西教育·綜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在小學教育中,“五育”也應同鹽一般,巧妙地融入教育管理之中。
一、明確“五育”目標,提煉“73444”育人精髓
在學校管理過程中不僅要明確“五育”目標,還要理清“五育”間的關系,在育人過程中要注重挖掘管理中蘊含的“五育”元素,實現(xiàn)“五育”與學校管理育人的相互滲透與有機融合。在“五育”并舉提素養(yǎng)的目標要求下,榆林高新區(qū)第六小學提煉出“73444”育人精髓。
“73444”育人精髓的主要內容有:德育鑄魂七要素(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文明行為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智育啟真三任務(傳授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體育強身四核心(開好體育課程、豐富體育活動、提高體育技能、培養(yǎng)體育精神)、美育怡情四目標(理想、情操、品格、素養(yǎng))、勞育立根四方向(意義、情感、習慣、品質)。
二、貫徹培養(yǎng)方針,走好“5+5”育人路徑
學校培養(yǎng)學生離不開“文化引領、課程建設、教研支撐、活動助推、環(huán)境熏陶”五個實施路徑,結合“‘五育’并舉、五個路徑”理念,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中,應努力把握好:一條主線、兩個重點、三個關鍵、四種結合、五大功能。
(一)一條主線——以德鑄魂,豐盈底蘊涵德立志
依據(jù)《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圍繞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觀”,學校以德育工作為主線,確定“傳統(tǒng)文化、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心理健康、勞動教育、研學實踐、家庭教育”七大德育工程,構建“童趣”德育“七個一”工作體系,將德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確保德育工作落小、落細、落實。
(二)兩個重點——以智啟慧,實踐探索啟智賦能
學校從“活力課程+活力課堂”兩個提智重點入手,不斷提升學生智力水平。
1.重課程建設,在創(chuàng)新中豐富“活力課程”。學校立足課程改革,在開好國家課程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開設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形成“活力”課程的“3+X”新模式,“3”指的是三類課程:樂學課程、樂享課程、樂創(chuàng)課程;“X”指在課程中拓展的多個類別。
2.重課堂改革,在實踐中探索“活力課堂”。學校扎實推進校內減負提質增效工作,打造了“生本、自主、開放”的“活力課堂”文化。
(三)三個關鍵——以體健身,錘煉意志強健體魄
1.健康促進。學校堅持以體育智,讓體育運動常態(tài)化。
2.體育訓練。學校堅持以訓健體,讓體育訓練常態(tài)化??茖W安排體育訓練時間,通過全員早操、課間操等運動,為學生搭建“勤練、常賽”的平臺,讓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培養(yǎng)活力少年。
3.體育競賽。學校堅持以賽煉志,讓體育競賽常態(tài)化。開展運動會、團體操賽、全民運動等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競技精神。
(四)四種結合——以美育心,陶冶情操提升素養(yǎng)
學校以“大美育”為引領,推動美育日?;?、多樣化、特色化發(fā)展,將美育與各科教學、各類活動、學科教研和校園文化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美、行為美、語言美與體態(tài)美。
(五)五大功能——以“勞”塑人,融合并舉全面發(fā)展
1.樹立“勞動+”育人理念?;趧趧咏逃奈宕蠊δ埽ㄒ詣跐櫟?、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以勞塑人),學校樹立了“勞動+”育人理念,即“勞動+德育”、“勞動+智育”、“勞動+體育”、“勞動+美育”,凸顯了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功能,推進了“五育”融合。
2.深化“勞動+”育人內涵。學校在育人實踐中提煉出“文化引領、課程建設、教研支撐、活動助推、環(huán)境熏陶”五大策略,構建了多維、立體、全面的勞動育人體系。
3.推進“勞動+”育人實踐。以班級、家庭為基地,制訂“勞動能量”計劃,組織學生參與班級的日常勞動和家務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鍛煉身體、磨煉意志,形成關鍵的勞動能力。此外,學校還組織豐富的勞育活動,開展多樣的勞育實踐,利用“童趣出游”活動,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勞動品質。
學校將始終秉承“‘五育’并舉,融合育人”的理念,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為依托,積極培育“會表達、愛運動、勇?lián)?、肯吃苦、有自信、懂感恩”的學生,為他們的幸福明天奠基。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高新區(qū)第六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