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理念,強調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類課程教學中,以實現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的格局。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課程思政與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相結合,能夠有效豐富課外閱讀的內涵,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一、挖掘課外閱讀素材中的思政元素,豐富育人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fā),讓人滋養(yǎng)浩然之氣?!痹谛W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具有重要的育人意義。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素材豐富多樣,涵蓋了各種經典的文學作品、童話故事、歷史傳記等,這些素材以其生動有趣的故事和鮮明的人物形象,為思政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為協同育人的重要資源。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對文字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繪本以圖畫為主要內容,文字為輔助內容,能夠為他們創(chuàng)造豐富的閱讀情境,非常適合他們閱讀。例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通過描繪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間充滿愛意的互動,展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深厚的情感,教師可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體會親情的珍貴。又如繪本《大衛(wèi),不可以》,通過描繪大衛(wèi)的各種調皮行為和媽媽對他不當行為的制止,讓學生明白行為的邊界和規(guī)則的重要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紀律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

20250318152440091-61-2902e.png

中高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可以進行整本書閱讀。如《小王子》,該書通過講述小王子經歷的各種歷險,傳達了生命、友誼和愛、責任的深刻意義,為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動的素材。再如《綠野仙蹤》,該書通過講述小姑娘多蘿西為回到家鄉(xiāng)經歷種種驚險的故事,展現了多蘿西勇敢、堅韌等良好品質,也傳達了幫助他人和心懷善意的重要性,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閱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感悟確立寫作主題,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讓學生在寫作中深入思考書中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發(fā)展以及所蘊含的道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建立閱讀與寫作之間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強化育人效果。

二、創(chuàng)新課外閱讀指導方法,增強思政教育效果

“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的職責之一,也考驗著教師的育人智慧?!眲?chuàng)設情境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指導方法,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如在指導學生閱讀《劉胡蘭》等紅色經典作品時,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影視片段或展示圖片,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劉胡蘭的英勇事跡。當學生看到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威脅毫不畏懼,堅定地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時,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進而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們?yōu)榱藝液兔褡宓睦娌幌奚磺械某绺呔瘛?/p>

20250318152440019-21-ed30f.png

開展小組討論也是一種能夠激發(fā)學生思維、深化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圍繞書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等進行討論,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例如,在閱讀《雷鋒的故事》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雷鋒精神在當代社會的意義。除了從思政教育角度探討助人為樂和敬業(yè)精神,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實際行動踐行雷鋒精神,讓學生從小事做起,更好地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從而深化他們對雷鋒精神的理解,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實踐能力。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啟發(fā)學生思考。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書籍內容以及學生的興趣點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如在閱讀《安徒生童話》中的《丑小鴨》后,教師可以問學生,丑小鴨在遭受別人的嘲笑和欺負時,為什么沒有放棄自己?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通過這些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理解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三、拓展課外閱讀活動形式,構建協同育人平臺

人類的學習和發(fā)展是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來實現的。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中,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形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和發(fā)展空間,構建起有效的協同育人平臺,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教師可以在班級組織讀書分享會,讓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計劃、在課外閱讀中的收獲和體會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將閱讀活動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從書中獲得的關于誠信、友善、勇敢、愛國等方面的感悟。比如舉辦“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分享會,在分享會上,學生可以談談自己對書中人物的看法,分享自己深度閱讀的體會,讓學生在互相啟發(fā)中提高思想認識,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此外,戲劇表演活動也是一種深受學生喜愛的課外閱讀拓展形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外閱讀中的故事改編成劇本并進行表演,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和價值觀,同時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表演《三只小豬》的故事,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每只小豬的性格特點和行為動機,通過表演來展現團結協作和勤勞勇敢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活動形式,學校還可以開展主題閱讀活動。根據不同的思政教育主題,選擇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籍,組織學生進行集中閱讀和討論。例如,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活動時,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小兵張嘎》《雞毛信》等紅色經典書籍,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事跡,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同時,學??梢耘e辦關于閱讀的手抄報展覽活動,鼓勵學生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通過手抄報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在制作手抄報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閱讀,品味書中的世界。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時,教師可以挖掘課外閱讀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創(chuàng)新指導方法,拓展活動形式,在閱讀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夯實根基。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qū)教育教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張言